![]()
内容推荐 计算北大的历史,季羡林认为,可以采用两种计算法:一个是从古代的太学算起,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此名未变,而且代代沿袭。这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优选学府。而北大所传的正是国子监的衣铱。这样计算,一不牵强,二不附会,毫无倚老卖老之意,而只是实事求是之心。既合情,又合理。倘若采用它,是接近能够讲得通提。 但是,当前流行的而且实行的计算方法,是从以国子监为前身的京师大学堂算起。不说这种计算方法不合情,不合理,不实事求是:而且既然大家都已承认,约定俗成,“吾从众”,我也同意这种计算方法,确定北大创办于1898年,至今正值100年,决定庆祝百岁华诞。 目录 序 孙家鼐张百熙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第一任校长——严复 没有到任的校长——章士钊 博大坚贞 化腐为奇——蔡元培与北大 主持校务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 开一代新风的文化前驱——胡适 专享的名誉校长——马寅初 江隆基与北京大学 不激不随 至博至大——汤用彤与北大 科教树人 一代宗师——周培源与北大 生死与共话沧桑——魏建功与北大 风雨力耕廿五年——傅鹰大燕园 我在北大跟王竹溪先生做学生 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开创者——冯定 “我总是走自己的路”——翦伯赞与北大 康有为梁启超与京师大学堂的筹建 文科学长“五四”旗帜——陈独秀 偷取天火救中华——与北大 从图书馆助理员到共和国——与北大 周恩来对北大的关怀 “小平您好”北大人的心声 北大青年共产主义者的很好代表——邓中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