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哺乳期是指产后妈妈们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宝宝的时期,也就是开始哺乳 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 10个月到 1年。小儿身体柔弱,哺乳期 的宝宝则尤其娇弱,而且宝宝在完成从胎儿到新生儿,从抢先发售吸吮母乳到开 始添加辅食,从吃单一辅食到吃品种多样的食物,从仅会哭闹到学会爬行、 站立、走路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更需要爸爸妈妈们在 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爸爸妈妈们对待宝宝疾病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开 始倾向于主动选择非药物疗法。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 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 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的目的。
本书可以帮助家长正确、高效地应用小儿推拿疗法,另外解答了家长常 见的疑问:穴位是向上推还是向下推?摩腹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治疗发热 需要推哪些穴位?为什么治疗腹泻还要用通便的穴位?为什么宝宝好几天不 吃饭,医生还说宝宝不饿?为什么医生总说宝宝吃得太多?
因此,本书除了教给读者如何有效地运用按摩方法调理婴儿常见疾病, 更突出了“医养结合”“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在各个常见疾病的按摩调理 之外,强调小儿科学喂养知识,体现医养并重、防重于治的理念。
本书所涉及疾病之按摩方法,均经大量临床验证有效,各方法皆以插
画形式描述,利于读者对照操作。处方中所有穴位的定位、操作、作用、主 治、应用等信息均在本丛书“宝宝篇”《婴儿生长发育与按摩保健》一书中 有详细介绍,各位读者可参照。 内容推荐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产后乳汁不足、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等哺乳期乳房疾病的防治,及小儿推拿保健治疗等内容,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治疗理念与方法,易学易懂易用。且于正文后,针对产妇常见疑问,以“小贴士”给予解答,形式新颖。 目录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抵抗力差,易于发病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3.发病迅速,易于传变
2 小儿推拿的 作用原理 1.调和阴阳6 2.调整脏腑7 3.补虚泻实8 4.调理气机8 四诊合参 一、望诊 10 1.望神色11 2.望形态11 3.望苗窍12 4.望二便14 5.望指纹15 6.望斑疹16 二、闻诊 16 1.闻声音16 2.闻气味17 2 小儿推拿的 作用原理 1.调和阴阳6 2.调整脏腑7 3.补虚泻实8 4.调理气机8 四诊合参 一、望诊 10 1.望神色11 2.望形态11 3.望苗窍12 4.望二便14 5.望指纹15 6.望斑疹16 二、闻诊 16 1.闻声音16 2.闻气味17
三、问诊 18
1.问年龄
18
2.问寒热
19
3.问出汗
19
4.问头身
20
5.问饮食
20
6.问二便
20
7.问睡眠
21
8.问既往疾病、喂养及预防接种史
22
9.问妈妈的孕育生产史
22
四、切诊 22
1.脉诊
23
2.按头囟
23
3.按颈腋
24
4.按四肢
24
5.按胸腹
24
6.按皮肤
24
3
4 婴儿 常见疾病 按摩调理 4 婴儿 常见疾病 按摩调理 一、新生儿黄疸 26
1.阳黄
26
2.阴黄
29
二、腹胀 32 三、腹痛 35
1.寒实痛
36
2.伤食痛
38
3.虫积痛
40
4.虚寒痛
42
四、便秘 45
1.实秘
45
2.虚秘
48
五、腹泻 51
1.伤食泻
51
2.寒湿泻
55
3.湿热泻
58
4.脾虚泻
60
55 5.脾肾阳虚泻
63
6.惊恐泻
65
六、呕吐 69
1.伤食吐
70
2.胃热吐
73
3.胃寒吐
76
4.惊恐吐
78
七、厌食 81
1.脾失健运
82
2.胃阴不足
84
3.脾胃气虚
86
八、积滞 89
1.乳食内积
89
2.脾虚夹积
91
九、疳证 93
1.脾疳
94
2.肝疳
96
3.心疳
99
4.肺疳
101
5.肾疳
104
十、佝偻病 107
1.脾胃虚弱
107
66 2.肾气不足
110
十一、感冒 113
1.风寒感冒
114
2.风热感冒
117
十二、发热 121
1.外感发热
122
2.阴虚内热
125
3.肺胃实热
128
十三、暑热症 131
1.初期
131
2.中期
134
3.后期
136
十四、惊风 139
1.急惊风
139
2.慢惊风
142
十五、咳嗽 145
1.风寒咳嗽
145
2.风热咳嗽
149
3.肺胃实热
151
4.内伤咳嗽
155
十六、夜啼 158
1.脾脏虚寒
159
2.心经积热
161
3.惊骇恐惧
163
4.乳食积滞
165
十七、汗证 168
1.肺卫不固
169
2.阴虚火旺
170
3.心脾积热
173
十八、鹅口疮 176
1.心脾积热
176
2.虚火上炎
180
十九、流涎症 182
1.脾胃湿热
182
2.脾气虚弱
185
二十、麻疹 188
1.疹前期
189
2.出疹期
191
3.恢复期
194
二十一、湿疹 197 二十二、幼儿急疹 203
1.邪郁肌表
203
2.毒透肌肤
208
7
二十三、小儿肌性斜颈 211 二十四、臂丛神经损伤 213 二十五、桡骨头半脱位 216 二十六、脑瘫 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