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点国史 : 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2024年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如军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1978年之里程碑意义——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大序幕;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内容推荐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78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在两年拨乱反正的徘徊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波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末,重点叙述了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即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目录
目  录





引  言 /




第一章  徘徊中前进


  一、揭批“四人帮”运动的开展和“两个凡是”
错误方针的提出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要求尽快让出来工作,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提出:“继续批邓”“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按照的意图,“两个凡是”出台

◎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顶住压力,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致信党中央,提出“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粉碎“四人帮”九个月后,官复原职

◎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揭批“四人帮”遇到种种障碍

◎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党中央部署了“三个战役”

◎“两个凡是”给否定“”、揭批“四人帮”设置了重重障碍

◎只能批“极右实质”,不能批极左

◎粉碎“四人帮”竟被说成是“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

◎对“四人帮”的“代表作”,汪东兴批示:不能点名批判
  三、国民经济的好转与新的冒进

◎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国民经济状况迅速好转

◎由于“两个凡是”,经济工作仍沿袭了“”和“抓革命,促生产”的办法和思路

◎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工业学大庆会议发动了“新跃进”

◎各部门纷纷制订“跃进”计划

◎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贸然通过冒进计划

◎冒进使整个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四、各项工作恢复,指导思想依旧

◎党的十一大宣告了“”的结束,却仍肯定“”的理论

◎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五届政协会议召开,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对恢复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因“”而拖延了十余年的妇联、工会和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相继召开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开始恢复正常秩序,但仍未走出“”的阴影



第二章  艰难的步履


  一、教育领域推翻“两个估计”

◎自告奋勇抓科教

◎“两个估计”是广大知识分子身上的沉重枷锁

◎太原会议上,恢复高考的提议未获通过

◎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肯定“17年”

◎明确提出:“两个估计”不符合实际

◎批示的被发现,使“两个估计”终被否定

◎恢复高考制度,报名的青年达570多万
  二、迎接科学的春天

◎十年动乱中,科技和教育战线同是“重灾区”

◎对科技战线的整顿,成为再次被打倒的重要“罪状”

◎复出后,首先整顿的仍然是科技和教育战线

◎全国科学大会的筹备

◎在一系列指示、报告中,仍然重申要对知识分子进行“团结、教育、改造”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澄清了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对科技工作者诚恳表示: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面对会议盛况,郭沫若纵情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三、否定“文艺黑线专政”论

◎“黑线专政”长期成为文艺工作者头上的“紧箍咒”

◎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推动了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一批长期被禁的剧目陆续公演

◎受到严重摧残的文艺事业重现生机
  四、打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局面

◎冤假错案所涉及和牵连的大约有近1亿人

◎平反工作阻力重重

◎有的老同志到中组部申诉冤情,竟被拒之门外

◎积极为平反冤假错案造舆论,深得人心

◎经中共中央常委会决定,出任中组部部长,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局面被打开

◎烟台会议,在改正错划右派问题上分歧明显

◎中央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为右派平反

◎中组部重新复查“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

◎针对“两个凡是”,提出“两个不管”

◎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三章  冲破坚冰


  一、经济理论界的最初冲击

◎1977年内,经济界召开五次理论讨论会,澄清在按劳分配和“唯生产力论”问题上的是非

◎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得到了的有力支持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全面论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

◎有人呼吁,要搞好管理,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奖金制度开始恢复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专享标准》一文的形成与发表


◎中央党校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小环境

◎一些理论工作者开始涉及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中央党校集中讨论党史问题时,提出了两条指导原则

◎胡福明撰写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

◎杨西光决定:文章从“哲学版”撤下,作为重要文章在头版发表

◎中央党校对文章作进一步修改

◎文章改毕,亲自审阅两次并定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专享标准》一文的发表,拉开了一场全国性理论大讨论的序幕
  三、一篇文章激起轩然大波

◎《实》文发表,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有人指责该文是政治上“砍旗”

◎中央领导说:文章是针对着毛主席来的

◎《红旗》杂志决定“不表态,不卷入”,作壁上观

◎关键时刻,号召全党: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罗瑞卿挺身而出,支持《解放军报》再发重头文章

◎谭震林的一篇文章,使《红旗》杂志不得不放弃沉默
  四、思想解放的潮流开始形成

◎理论界、科技界、新闻界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周扬率先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政治意义

◎各地纷纷召开理论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各地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纷纷表态

◎各大报刊不同寻常的报道,使人感到一个历史性的巨变正在酝酿之中



第四章  探索强国之路


  一、走出国门看世界

◎进入1978年,我国的对外交往开始活跃

◎国家领导人纷纷出访

◎访问日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国人震惊

◎国门刚开,就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诱人魅力
  二、迈出引进和开放的步伐

◎再次呼吁,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的主张正在成为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国务院务虚会开了两个月,为改革开放作思想准备

◎陈云觉察到冒进倾向,要求听听反面意见

◎的总结讲话,集中阐述了改革思想

◎1978年,我国共引进22个大型成套设备
  三、突破旧体制的初步尝试

◎粉碎“四人帮”后,“左”的政策仍在农村盛行

◎安徽省委的《六条》开始突破禁区,该省成为农村改革发源地

◎四川省委制定《规定》,各省也开始调整农村政策

◎面对百年大旱,安徽省委决定“借地渡荒”,由此引发了包产到户

◎小岗人发明包干到户,从此结束了逃荒要饭的历史

◎四川省委决定,在工业战线上首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第五章  实现历史转折


  一、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

◎1978年9月,对东北三省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视察

◎说:“我是到处点火……”

◎全国计划会议确定,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

◎在工会九大上,把工作重心转移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了

◎中央常委就工作重心转移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但指导思想上仍存在分歧
  二、促成历史转折的中央工作会议

◎开幕会上,宣布了三个议题

◎陈云发言,把会议引向拨乱反正,三个议题被突破了

◎在与会同志强烈要求下,中央政治局作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等重大决定

◎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反复强调: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成为主要议题

◎根据大家意见,关于农业的文件重新改写

◎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主张,使经济冒进倾向得到制止

◎关于改革开改方针的酝酿进一步具体化

◎党和国家的民主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亲拟讲话提纲,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主题
  三、划时代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工作会议的各项成果得到了确认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成为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先导

◎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终于实现

◎改革开放开始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时代内容

◎以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逐渐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00100401602403604806407908810611213014515817019121223026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