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探讨了基本场论的概念基础和历史根基,揭示了基础物理学中的根本问题、逻辑和动力学。为了回应过去20年中这一领域的新进展,新版本对量子场论和规范理论章节进行了修订和重新阐述。本体论综合与科学实在论一章的内容也被重新考虑,并提出了一种超越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新进路。 目录 目录 第一版的评论 i 第一版的出版前评论 iii 第二版前言 v 第一版前言 vii 第1章 导言 1 1.1 科学 1 1.2 形而上学 5 1.3 因果性 7 1.4 本体论 9 1.5 历史与科学史 12 1.6 主要故事概要 14 第2章 经典场论的兴起 21 2.1 力学框架中的物理作用 21 2.2 连续介质 23 2.3 力学以太场论 27 2.4 电磁场理论 35 第一部分 基本相互作用的几何纲领 第3章 爱因斯坦通往引力场的道路 41 3.1 指导思想 42 3.2 狭义相对论(STR) 46 3.3 狭义相对论的几何解释 51 3.4 引力场的引入:等效原理 53 第4章 广义相对论 58 4.1 场与几何 59 4.2 场与时空:广义协变性 62 4.3 物质与时空和场:马赫原理 66 4.4 广义相对论的一致性:相对论性宇宙学的产生 74 第5章 几何纲领 83 5.1 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与几何观 83 5.2 几何纲领:强弱两个版本 92 5.3 进一步的发展 96 5.4 拓扑学研究:奇点、视界与黑洞 104 第二部分 基本相互作用的量子场纲领 第6章 量子理论的兴起 117 6.1 运动的量子化 117 6.2 辐射的量子化 120 6.3 矩阵力学的诞生 124 6.4 物质的二象性、个体性和量子统计 127 6.5 波动力学的诞生 129 6.6 不确定性与互补性 130 第7章 量子场论概念基础的形成 135 7.1 通往量子场的曲折道路 135 7.2 量子场及量子场论的本体论基础 161 7.3 相互作用 167 7.4 重整化 174 第8章 量子场纲领 198 8.1 基本特征 198 8.2 失败的尝试 200 8.3 对重整化的各种态度 201 8.4 公理化方法 205 8.5 S矩阵理论 207 8.6 轴矢流部分守恒假说和流代数 216 8.7 反常 230 8.8 重整化群 239 8.9 来回摇摆 244 第三部分 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场纲领 第9章 规范理论的起源与尝试性步骤 256 9.1 规范不变性与规范原理 256 9.2 规范原理从阿贝尔相位对称扩展至非阿贝尔情形的推测 258 9.3 早期的尝试:1957—1967年 261 第10章 规范场论概念基础的形成 267 10.1 短程相互作用机制:Ι.恩格勒特-布鲁特-希格斯(EBH)机制 267 10.2 短程相互作用的机制:II.渐近自由与夸克禁闭 280 10.3 可重整化 285 10.4 全域特征 294 10.5 开放性问题 298 第11章 规范场纲领 315 11.1 标准模型的兴起 316 11.2 进一步的延伸 335 11.3 本体论的综合:没有固定背景时空的量子引力 339 11.4 规范场纲领:几何纲领与量子场纲领的综合 344 11.5 停滞与新的方向:有效场论 349 第12章 本体论综合与科学实在论 364 12.1 关于科学如何发展的两种观点 364 12.2 反对不可通约性论题的框架 370 12.3 科学实在论:超越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 377 12.4 通过本体论综合的概念革命:认知和本体涌现 383 12.5 概念革命与科学实在论 389 12.6 概念革命与科学合理性 393 附录 398 附录1 内蕴几何学、局域几何学和动力几何学的兴起 398 附录2 同伦类与同伦群 403 参考文献 405 人名索引 451 主题索引 467 译后记 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