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年少时光
都有一个自己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我们慢慢长大了
他俩却永远留在了那段生命里
如果问起上世纪让人印象深刻的国产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绝对算是一个。
1956年2月,《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少年文艺》杂志上发表,作家任溶溶说他用了半个小时就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了。1962年,故事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动画片,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永恒的主题影响几代人,成为中国原创动画的经典。
此次,春风文艺出版社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低龄儿童打造经典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大字彩绘版本,延续个性鲜明的经典人物形象。
据报道,教育部门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原因是这本书摆脱了高高在上的说教,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构造了一个贴切现实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结尾中,神秘人最后也成了“没头脑”,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比如遇到事情有时会稀里糊涂、丢三落四,有时也会任性、闹脾气。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超越时代意义,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