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纵观地方立法评估制度文本,总体呈现评估主体交错的情况,即部分制度确立立法机关作为评估主体,部分确立第三方主体作为评估主体,少部分采用双主体模式。基于地方制度不统一的现象,本书从制度变迁视角下理解和解释当前立法评估制度的发展态势,发现立法机关作为评估主体的制度模式(内部评估模式)的低效弊端并探寻新制度的替代模式——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的生成逻辑及正当性,由此提出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作为破解内部评估制度模式困境的替代性措施,并在评估权限差异性基础上设计三条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的立法路径。 目录 导论/001 第一节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001 第二节文献综述/006 第三节内容结构与基本思路/036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040 第一章立法评估原论/044 第一节我国立法评估的发展历程/044 第二节第三方立法评估的概念/056 第三节第三方立法评估的构成要素解析/066 第二章立法评估制度变迁论/073 第一节制度变迁的方向:第三方立法评估/073 第二节制度变迁的价值取向:立法评估制度的形式理性化/082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目标:评估公信力的提升/100 第三章中西方立法评估制度比较实证分析/120 第一节西方立法评估制度的基础/120 第二节西方立法评估制度及相关制度分析/124 第三节国内学者对国外立法评估制度的误解/128 第四节我国立法评估制度要素的剖析/141 第五节中外立法评估制度比较研究/148 第四章我国立法评估制度的现状、问题与成因/157 第一节我国立法评估制度的实践现状/157 第二节我国立法评估制度面临的挑战/180 第三节立法评估制度漏洞引发的现实困境/192 第四节立法评估制度困境成因剖析/202 第五章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化构建路径/209 第一节立法思维的理性化转变/209 第二节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化的价值准则/214 第三节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化的三条路径/237 第四节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的形式合理化措施/249 第五节完善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的实质要素/259 结语:第三方立法评估的发展态势/273 参考文献/276 后记/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