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客运枢纽区域开发是按照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站城融合等理念,对客运枢纽及周边区域,统筹开发城市公共服务、商业、办公、休闲娱乐、居住等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便捷、舒适、绿色等高品质出行需求与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互动,实现客运枢纽区域国土空间资源的高质量开发。 客运枢纽区域开发适应性评价旨在从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以及枢纽、区域、城市整体功能优化视角,合理选择适宜开发的枢纽,审视枢纽区域开发的适应性,以提升枢纽区域开发的整体效益。为科学指导客运枢纽区域开发适应性评价,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开展了《客运枢纽区域开发适应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工作。《标准》借鉴国内外客运枢纽区域开发经验,参照既有成果,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提出了客运枢纽区域开发适应性评价的对象、范围、方法、指标,以期对客运枢纽区域开发适应性评价起到指导作用。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评价方法四个章节。客运枢纽区域开发适应性评价除应符合《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及有关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 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定义 3基本规定 3.1客运枢纽分类 3.2评价对象及范围 3.3评价理念与导向 3.4资料收集 3.5成果形式 4评价方法 4.1评价流程 4.2指标体系 4.3指标评定 4.4评价结论 附录A各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B推荐指标权重范围 附:编制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