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江苏近代建筑在近代中国建筑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近代时期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等非“主流”城市建造的建筑及其式样具有“特殊性”。本书研究基于方法论、本体论和历史论展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以作者团队二十余年来的研究对象——江苏城市传统历史建筑及其研究经历为例,解读了设计学研究的方法,涉及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等内容;其二,从学理层面,分析了近代江苏外来建筑式样本土化的方式、形式选择机制、“源”和“流”及其谱系等问题;其三,“图说”了江苏近代建筑式样,涉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5市,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筑百余例,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建筑的专业性图像文献。从建筑图像的角度,进一步解析了其源渊和发展脉络,亦为上述诸市近代时期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当代传承提供了“原始”建筑形象资料的支撑。本书学术性、可读性、文献性三者兼具,可供从事设计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等方面的学者和人士参考。 目录 一、研究的回顾 (一)研究的回望与再出发 (二)对设计研究的认识 (三)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问题的确立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研究的价值 (一)以江苏城市传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策略 (三)研究的学术价值 三、近代江苏外来建筑式样的本土化 (一)江苏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和外来建筑式样 (二)近代江苏外来建筑式样本土化的方式 (三)江苏近代外来建筑式样本土化的形式选择机制 (四)江苏近代建筑的“源”和“流”及其谱系特点 (五)江苏近代建筑式样图谱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