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以下简称《夜话录》),今人又称《治肝三十法》,自其面世以来,一直受到医家的推崇。早在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2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讲义》即全载此文。同年,秦伯未先生在其所著《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文中亦载。1988年,程门雪先生所著《书种室歌诀二种》出版,书后附有先生所编的《<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1993年,刘渡舟先生在《谈谈个人治疗肝病的体会》一文中说:“清人王旭高写的《治肝三十法》就概括地对肝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辨证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以肝病为核心的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把肝病的辨证与治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1997年,笔者为河北中医学院本科四年级学生讲授《中医内科学》时,感到对肝及肝病的一系列概念大有澄清的必要,否则必然影响将来的临床。基于这种想法,笔者就以讲解《<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的方式用约8个学时讲解了《夜话录》的全部内容。事后同学们反应热烈,认为不仅明白了“肝”的问题,对其他中医理论的理解也比较清晰了。自此以后,笔者又深刻地意识到《夜话录》一书的实用价值,特别结合临床,更有了新的体会,并且认为要讲好《夜话录》就应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其精髓。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用得上、用得好。这就是该书取名为《<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