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海报(阅读导图+生命起源的图景)
廖祥忠、马伯庸、邢立达、河森堡、刘朋昕诚挚推荐!
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在40亿年前是怎样诞生的?这本书要回答“生命源自何处”这个生命科学的根本问题。在中文读物中,你再难找到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更全面的。
作者亲自绘制的大量形象鲜明的图示,轻松愉悦的文笔阐释深刻有趣的知识,图文结合,生动有趣。
----------
请不要把这当作一本常规的“科普书”。
因为如果那样,你会期待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些确定的科学结论转达给你,解答一些你想不通的问题,让你明白“背后的规律原来是这样的”,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领悟感。
这种领悟当然是很好的事情,“给出确定的回答”也正是科学在公众心目中关键的魅力,它消除了许多的惶惑,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掌握本质的自信,这种自信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精神。
但请不要以为科学只敢说确定的东西,不要忘了科学是“认知的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不可替代的工具,科学更加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它抵达了怎样一处从来没有企及的秘境,在那里邂逅了怎样光怪陆离的现象,收获了怎样新奇的知识。我们在课本上,在科普作品里看到的那些“确定”的知识,都是科学远征归来,陈列在展厅里的标本,如果以为这些静止的标本就是科学的全部,那就未免错过了太多的风景与奇遇。
所以,你手中的是一本“科学读物”,因为它并不耽溺于那座宏伟的、已经落成的科学大厦,它想要大着胆子,带你去看看科学在人类的认知边界上,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道路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它并不畏惧科学那尚不明确的一面,乐于给你引荐纷纭的假说。它要提醒你,科学从来不是唯唯诺诺,只负责“正确”的东西,即便对于那些尚无定论的未知问题,科学的回答也总比其他的回答更深刻、更扎实、更可信。
----------
【名人推荐】
读过这本书,觉得语言流畅,逻辑严谨,视角独特,颇具探索的精神,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欣慰,更对这本书背后,那些科学前沿的智者由衷的钦佩。
——廖祥忠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追溯本源,乃是深藏在人类基因中的天性。寻找过去的动力,反而会引领我们迈向未来。偶开天眼觑红尘,方知身是眼中人。这本书就像偶开的天眼,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自己从烟灰走向智慧的奇妙历程。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这本书太好了,虽然对非生化背景的人稍有些挑战,但却是极少见的、正儿八经说生命起源的、逻辑清晰的书。而且因为是国人所写,在很多细节处,没有引进版那层戳不破的窗户纸。我会向我所有的学生,所有对大自然,对生物学感兴趣的朋友推荐这本书,从一顶原始的烟囱,到自私的RNA,再到我们为什么放弃永生。一场知识盛宴,一幅万物浮世绘,我真是太喜欢这本书了。
——邢立达 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部书很有野心,作者试图在生命领域里去追问底层的所以然。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有着共同的源头,所以生物之间的互动,抽象上看,就好像是那个原初的生命与自己相处的方式,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这就是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
——河森堡 《进击的智人》作者
把一个学术问题讲清楚是很难的事情。刘大可先生不是生物学科研从业者,但出于好奇深读文献,多方求问,把生命起源这个很宏大的科学问题搞清楚,已经相当难得。他愿意把弄懂的事情写下来,花心思作图,这就更难得了。
——刘朋昕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