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活法机要》为金代李杲所著(亦有作朱震亨撰者,本次点校不录),据《中国医籍考》引熊宗立言:“(东垣)著作甚多,惟有《药用珍珠囊》《脾胃论》……《五经活法机要》《兰室秘典》……等书刊行。”任应秋在《中医各家学说》东垣所著书目中亦列出《活法机要》一书。
李杲(1180—1251),金元四大家之一,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人,师从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著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李杲是中医“补土派”的创始者,以阐发脾胃内伤学说著称于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强调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重视“调神志”和“安心养神”,还擅长疮疡、眼目证等疾病的治疗。
《活法机要》论述了20种病证的治法方药,涉及内、外、妇、眼、皮肤各科。书中对病因、病机、症状鉴别等做了详细分析,对疾病的轻重缓急、用方加减、引经配伍等做了说明,体现了李杲立法定方的“圆机活法”特点。
此次点校以明代《医统正脉全书》本(以下简称“医统本”)为底本,参照景元刻《济生拔粹》本(以下简称“济生本”)和明代《丹溪心法附余》(以下简称“丹溪本”)进行标点、勘误。在校语中补入书中未列的方剂。原书中的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均改为现代标准简化字;药名尽可能改为现行通用名。由于版式变更,原书中表示行文前后的词,如“左”“右”等,均分别径改为“下”“上”。
校注者
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