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曾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形成笼罩性影响、堪称“精神导师”的人物,非李泽厚先生莫属。从“主体性哲学”到“情本体”,从“积淀学说”“西体中用”,到“告别革命”“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不仅是80年代“新启蒙”时期的大思想者,“文化热”“美学热”的灵魂人物;他晚年的各种思考和言说依然宏阔睿智,富有活力,是当代中国思想史不可缺少的篇章。
三联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陆续出版李泽厚先生的著作,如《走我自己的路》(198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988)、《美学四讲》(1989)。2003年,在李泽厚先生的提议下,三联书店将其《历史本体论》和《己卯五说》合刊为一册出版,他曾拟总名为“跨世纪书”。此后,又陆续推出《论语今读》(2004)和《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5),前者累计销量十余万册。2008年,三联推出“李泽厚集”十种,包括《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历史本体沦?己卯五说(增订本)》《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杂著集》,第一次较为集中、完整的向中国大陆读者呈现了李泽厚的哲学思想体系。今年,三联又重新集结其讨论中国思想变迁的“中国思想史论”三书。对一个思想者优选的纪念就是不断地重读他的论著,思考他提出的命题,在对话与论辩中让他的思想继续活在当下,并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