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习器乐的群体主要是以成人为主,用自己手中的乐器吹奏自娱、或节假日的联欢会周末舞会伴奏等,是学习器乐者很出风头的时尚之举。实际上,当时的器乐文化就是大众的歌曲文化。到了文化革命,样板戏盛行,全国各地组织了很多乐队,这时的器乐学习主体是当时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他们以学习器乐来改变劳动强度和命运,那时候,学习器乐成了一种风潮。
这两个时期的学习群体都会一点简谱,多数以歌曲启蒙。到了九十年代考级开始,学习主体开始由小学生构成,并且越来越低龄化。学生的考级、学生的管乐队使器乐学习形成了热潮。在儿童器乐普及时期,家长常常以孩子能否吹歌作为评判标准。虽然遭到一些专业老师的反对,可很难改变家长的观念,可见歌曲的器乐演奏对老百姓的影响之深。近年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