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评论”“艺术理论与批评”“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研究”“设计批评”“美术批评”等本硕博课程教学现场为中心,通过课程教案、课堂研讨、教学总结、延伸阅读等组成部分与环节较完整和全面地呈现综合型高校当代艺术批评课程在新媒体时代的教学面貌与改革实践。这不仅仅是艺术学院艺术史与批评理论等课程博士生课堂的延续和艺术学院研究生培养方式优化升级改革的一次创新性尝试,而且涵括了艺术史叙事和艺术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理论话题的学术研讨与个案分析。 目录 部分 博士课堂 一、2015级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与专题研究课堂现场·文献研读 1.阿瑟·丹托《美学与艺术作品》 2.梅洛-庞蒂《眼与心》与利奥塔《呈现无法显示的东西——崇高》 3.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与《艺术批评》 4.潘诺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与《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 二、2016级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与专题研究课堂现场·文献研读 1.福西永《手的礼赞》与大卫·霍克尼《在iPad上作画》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弗里德伦德尔《艺术的品原作与摹本》 3.阿瑟·丹托《美学与艺术作品》与本雅明·布赫洛《安迪·沃霍尔的一维艺术》 4.鲍德里亚《拟象的进程》与保罗·维利里奥《视觉机器》 5.杜夫海纳《美学中的哲学问题》 三、2017级设计美学专题研究课堂现场·文献研读 1.罗斯金《现代制造业与设计》、卢斯《装饰与罪恶》与维克多·帕帕奈克《你自己完成的谋杀》 2.福西永《手的礼赞》与大卫·霍克尼、马丁·盖福特《有摄影的绘画与无摄影的绘画》 3.阿兰·巴迪欧《电影作为哲学实验》与吉尔·德勒兹《电影与空间:画面》 4.阿甘本《时间与历史:瞬间与连续性的批判》与《签名的理论》 四、2018级设计原著导读课堂现场·文献研读 1.德布雷《图像的起源》、朗西埃《图像的命运》与米尔佐夫《幽灵写作视觉文化构想》 2.罗杰·弗莱《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派画家(之二)》、克莱夫·贝尔《艺术批评》与列奥·施坦伯格《另类准则》 3.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与迈耶·夏皮罗《风格》 4.霍克海默《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与罗兰·巴特《书写的服装》 5.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政治的反思》与伯纳德·屈米《建筑的暴力》 五、2019级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专题研究云课堂现场·文献研读 1.福柯《宫娥图》与德勒兹《绘画与感觉》 2.琳达·诺克林《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与阿米莉亚·琼斯《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 第二部分 硕士课堂 六、2018级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专题研究课堂现场·文献研读 1.苏珊·桑塔格《影像世界》与约翰·伯格《摄影的使用》 2.吉尔·德勒兹《电影与空间:画面》与阿兰·巴迪欧《电影作为哲学实验》 七、2019级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专题研究云课堂现场 1.唯美主义美学思潮专题 2.形式主义美学思潮专题 3.结构主义美学思潮专题 4.精神分析美学思潮专题 5.文化研究思潮专题 第三部分 本科课堂 一、2013级本科课堂写作 1.给凡·高的一封信 2.塞尚的苹果 二、2017级本科云课堂现场 三、全球化语境与时代经验的小叙事: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杰姆斯·雷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UIP)讲座课程纪实 第四部分 课堂延伸 一、德馨艺社公众号“新书速递”栏目介绍及100辑纪念活动 二、德馨艺社·人文艺术下午茶学术沙龙 三、课堂纪实 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本硕博系列课程参考书目 后记 唯有课堂带给我们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