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解析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尽显摄影的魅力 推荐: 一本从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出发的世界摄影史。一卷在手,近两百年中外摄影实践的历史尽收眼底。作者从多学科视角审视摄影多方面的功用和可能性,在在揭示摄影的力量。全书章节结构紧凑,开阖自如,体现了作者把握摄影历史进程的成竹在胸。丰富多彩的各国摄影实践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徐徐展开,尽显摄影的魅力。各章内容丰富,剪裁详略得当,评述到位要言不烦,体现了作者知人论史的才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次第展开的历史叙述,既使事实与史论有机交融,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不凡史识,加上文采斐然隽永,所选图例精当,若干年内必是中文世界精研摄影者的珍贵读物。 —— 顾铮 复旦大学教授 在资讯传播与获取更为便捷的网络时代,世界摄影史的书写理应有一种更为广阔而丰富的全球化视野,在时间流变的描述当中,为我们展现出更多空间区域内摄影的存在与作为。这本著作,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学者在当下重建摄影历史叙事的宏愿和雄心。 —— 刘树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以《世界摄影史》命名的相关著作目前并不多,而且大多是翻译而来,缺乏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东方视角和趣味。戴菲十年磨一剑的《世界摄影史》,不仅将东西方的摄影予以并置、贯穿和融合,更关键的是他从中国学者的角度,为摄影史增添了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精彩,有趣! ——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界摄影简史的图书 内容推荐 本书在吸收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当代中国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世界摄影史。全书注重史实,取材丰富;史论兼具,框架清晰;文辞简洁,详略得当。本书依循摄影艺术的演进脉络,尊重摄影作为艺术的基本规律,以欧洲的摄影发明为起点,逐渐拓展至世界各地,向广大读者展现一种与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元交融的摄影发展的整体面貌,并力求成为一部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摄影通史。 本书适合对摄影史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学习,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专业的教材使用。 目录 1 摄影的来临010 1.1 摄影术的发明 012 1.2 摄影术的突破 016 1.3 摄影术的传播 019 2 摄影的应用022 2.1 摄影与城市. 024 2.2 摄影与自然. 035 2.3 摄影与时代. 041 2.4 摄影与艺术. 052 2.5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摄影. 057 3 趋于艺术的摄影062 3.1 画意摄影的兴起. 064 3.2 画意摄影的内涵. 068 3.3 画意摄影的转向. 072 4 摄影的现代世界076 4.1 欧洲的现代摄影实验 078 4.2 美国的现代主义摄影 088 4.3 西方以外的摄影现代化 095 5 纪实摄影100 5.1 欧洲纪实摄影的兴起 102 5.2 美国纪实摄影的推动 109 5.3 两次世界大战①期间的新闻摄影 120 5.4 西方以外的纪实摄影 130 6 现代摄影的转变138 6.1 摄影艺术的新动向. 140 6.2 纪实摄影的发展及其他 165 6.3 西方以外的摄影世界 . 178 7 后现代摄影188 7.1 后现代摄影概述. 190 7.2 后现代时期其他摄影的转型. 203 7.3 后现代时期西方以外的摄影. 215 8 未名的当代摄影220 8.1 后现代以来的当代摄影 222 8.2 当代的中国摄影. 227 8.3 当代摄影的展望. 230 参考文献232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从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出发的世界摄影史。一卷在手,近两百年中外摄影实践的历史尽收眼底。作者从多学科视角审视摄影多方面的功用和可能性,在在揭示摄影的力量。全书章节结构紧凑,开阖自如,体现了作者把握摄影历史进程的成竹在胸。丰富多彩的各国摄影实践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徐徐展开,尽显摄影的魅力。各章内容丰富,剪裁详略得当,评述到位要言不烦,体现了作者知人论史的才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次第展开的历史叙述,既使事实与史论有机交融,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不凡史识,加上文采斐然隽永,所选图例精当,若干年内必是中文世界精研摄影者的珍贵读物。 -- 顾铮 复旦大学教授 在资讯传播与获取更为便捷的网络时代,世界摄影史的书写理应有一种更为广阔而丰富的全球化视野,在时间流变的描述当中,为我们展现出更多空间区域内摄影的存在与作为。这本著作,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学者在当下重建摄影历史叙事的宏愿和雄心。 -- 刘树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以《世界摄影史》命名的相关著作目前并不多,而且大多是翻译而来,缺乏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东方视角和趣味。戴菲十年磨一剑的《世界摄影史》,不仅将东西方的摄影予以并置、贯穿和融合,更关键的是他从中国学者的角度,为摄影史增添了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精彩,有趣! --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界摄影简史的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