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数字时代为背景, 从多个维度对新闻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而全面的新闻学研究图景。首先, 涂凌波教授从范式与方法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新闻学研究的时空坐标和理论创新。他指出,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闻学研究面临着范式转换的迫切需求, 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 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新闻学研究的重要性。接着, 涂凌波教授深入分析了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问题, 探讨了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思想根基、历史探索、理论内核以及主体框架等问题, 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_x0007_范式与方法:新闻学研究的时空坐标 引 言 新闻理论范式的危机与创新 第一节 范式转换的逻辑起点与一般过程 第二节 新范式生成的知识来源与依据 第三节 中国的媒介实践与历史经验及其对象价值 第四节 “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法论思索 第二章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引 言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根基 第二节 早期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内核的成形 第四节 中国新闻学知识的重建与体系的初步探索 第五节 中国特色新闻学知识主体框架的生成 第六节 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姿态 第三章 技术如何重塑新闻:算法与大数据 引 言 媒介技术的划时代革新 第一节 推荐算法的机制及其在新闻领域的运用 第二节 新闻推荐算法的社会影响及其争议 第三节 大数据作为智能时代的基础资源 第四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大数据及其批判 第五节 区块链新闻的概念与技术运用 第六节 区块链新闻的浪漫想象与局限 第四章 媒体融合的制度逻辑:路径与经验 引 言 媒体融合十年 第一节 战略视角: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媒介制度:媒体融合的结构性力量 第三节 关系调整:媒体融合的理念变迁 第四节 行动主体:媒体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节 超越路径依赖: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第五章 媒介实践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理论框架 引 言 现代化进程中媒介与国家、社会之关系 第一节 发展传播学的范式及其超越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独特的媒介实践 第三节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媒介与发展传播 第四节 国家能力的内涵与构成:理论回溯 第五节 “媒介—国家能力”的来源机制 第六节 “媒介—国家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六章 新闻时间:新闻业运作的理论阐释 引 言 “时间”作为新闻研究的基础问题 第一节 新闻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其多重面向 第二节 现代新闻业运作的时间逻辑与制度性结构 第三节 新闻时间生态的界定与基本构成 第四节 “加速”新闻业:数字时代的新闻时间及其批判 第五节 数字新闻业背景下新闻时间生态系统的变化 第六节 “卷而有度”:追寻良性的新闻时间生态 第七章 新闻生产:什么在决定新闻 引 言 作为新闻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 第一节 传统新闻价值要素的稳定性 第二节 新闻价值的变量组合与分析框架 第三节 数字语境下新闻价值要素变化趋势 第四节 新闻报道中的“调查研究”实践 第五节 调查研究:中国新闻生产的一种实践模式 第八章 新闻泛化:数字时代的传播伦理与内容治理 引 言 平台化的影响与新闻泛化现象 第一节 数字传播伦理主体的变化 第二节 “标题党”现象的原因、影响及其治理 第三节 网络视频传播的媒介伦理问题 第四节 从个人到平台的传播伦理主体规范重构 第五节 短视频平台虚假信息的分类、特征与治理逻辑 第九章 数字交往:节点与圈层 引 言 媒介革命与数字交往 第一节 交往节点:网络意见领袖及其认识 第二节 网络意见领袖的变迁 第三节 数字交往与数字鸿沟 第四节 圈层化与“去圈层化”交往 第五节 数字时代的世界交往观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