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球化实际上已经型塑了我们的法律制度,也型塑了我们的法律思考模式。无论是对普遍性的宣扬,还是对特殊性的强调,都需要我们对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以及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命运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误。 本书并非关于“政治与法律”的交叉学科刊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科,而是问题。我们一方面希望从政治哲学的整全视角思考法律,从而在技术化的时代恢复对政治问题的严肃讨论,以对在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命运进行尝试性解读;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法律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激活法学专业内部的互相对话,克服目前部门法中遮蔽政治思考的专业化倾向,把专业化的思考和政治思考结合起来。 目录 前言 【专题笔谈】 深刻认识国际法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国际法研究与教学的准确化 大国崛起需要高层次国际法人才支撑——关于培养国际法律人才的思考 突破国际法研究人才培养“闭关自守”的状态——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交叉学科方法的引入 大国崛起语境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学教育的定位与路径 中国国际法教育:现状、问题与前景 瓶颈抑或玻璃天花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法教学的困境及改进 中国国际法教育应向何处去? 【主题论文】 世界变局中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我国国际法教学与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国国际法教义学的现实困境和理论构建 【域外法音】 国际法学教育的批判性方法:来自非洲的观察 国际法的批判性教学:来自南亚的体认 拉丁美洲国际法学教育之反思 三类国际法方法的教学体验:来自美国的报告 民国时期中国国际法的能力建设与外交实践 从“三个世界”理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 比较国际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