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属重大主题研究,体系宏大而言说精微,弥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空白,是同类研究中的佳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对于增强“四个自信”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四百年中国思想文化之大变局:中国化视域下“中西马”哲学的互动与融通》旨在追寻西方哲学最初进入中国并引发中西哲学互动和视界交融的初始轨迹,从源头上理清“中西马”三派哲学思想体系互动的缘起,然后再追踪其流向和结局。“中西马”三派哲学在互动和理论交锋中实现综合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出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新主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是中国社会历史性大变迁、中国主流文化少见大转型的应然和必然的结果,是自明季400年来“中西学”会通与融合达至优选阶段而生成的近期新思想成果和优选理论形态——本书皆围绕着这一核心观点而展开。这一观点是作者的原创,曾在该项目的前期和阶段性成果中公开提出,并进行了系统论证和阐释。 目录 前言 一、“新文化”之“新”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近期新”体现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汲取了西方哲学的精华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很好的中国传统哲学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论争中前行 六、几点说明 第一章 中欧学术邂逅,东西文化相逢 一、初识西学 二、物理学与“性理之学” 三、形而上学与“超性学” 四、逻辑学与“名理探” 五、伦理学与“义礼之学” 六、心理学与“灵魂论” 七、一篇最早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奇文 八、结语 第二章 “两极相联”与中西互动 一、礼仪之争与中西冲撞 二、西学遗绪与清代学术 三、中西互动与源流之辨 四、中西互动与体用之辨 五、中西互动与学理交融 六、中西互动与中学西传 七、结语 第三章 哲学革命与三足鼎立 一、积渐成著——西方哲学在近代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 三、哲学论争与“三派争鼎” 四、马克思主义与“全盘西化论” 五、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六、“中西马”哲学在深层互动中前行 七、结语 第四章 三学融合,主流永续 一、马学渊源,文明主脉 二、中化深入,凯歌前行 三、西学逢春,涅槃再生 四、中学复兴,返本开新 五、综合创新,三学合一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经典著作与党的文献 中文报刊资料(包括中译文) 中文著作(包括中文译著) 外文资料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