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长征英雄的血海凝成文集 军事思想指导长征胜利 长征精神锻造盖世强军 突破人类极限荣获世界声誉 内容推荐 深圳花甲夫妇历时360个日夜,沿着当年红军的长征路线,行程两万余里,2014年7月7日从瑞金出发,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10省,87个县市、384个乡镇,于2015年7月6日到达陕北吴起县。沿途作了深入的调查采访,了解了当地各民族的民情风貌以及大量鲜为人知的红军长征故事。拍摄照片两万余张,笔记15万字,创作诗词三百余首。 目录 长征纪实275篇 长征精神是中国战无不胜的灵魂 用兵真如神 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长征路上的苦与乐 长征十省印象 精彩页 在敌人的眼里,红军渡河点就是大树堡和安顺场,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两路红军此时正昼夜兼程,夹河而上,直扑泸定桥。的这个策略既出其不意,又稳妥可靠,牢牢地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红四团团长是黄开湘,政委是杨成武。他们是28日早晨接到军团长下达的命令。要求他们一夜强行军240里,于29日晨到达泸定桥。他们立即放下背包,只带枪炮子弹,实行强行军,途中大部分是翻山越岭。在几处高山隘口,打垮了川军两个营,跑不动的川军高喊:“愿意缴枪”,红军的回答是“要桥不要枪”。红军跑了,晚上还要继续走,许多人一边睡觉一边被前边的人牵着走,有的战士失足掉入了百丈悬崖下的大渡河。半夜,下起了大雨,地上像泼了一层油,红军一个个摔得像泥人似的,爬起来继续前进。 一夜强行军240里,翻山越岭,还要打仗,创造了世界军事目前的优选纪录,此后再也无人能够打破。 红四团29日晨赶到泸定桥头,发现敌人已先占领了对岸,并已开始破坏桥上的木板。红军一面用火力控制桥面,保存了20多米的桥面没有遭到破坏;一面积极准备进攻。下午,军委炮兵团、特务营也赶到,立即布置阵地,向敌人发起总攻。突击队由红二连廖大珠连长带领另外21名班排长和战士,背插大刀,手拿短枪,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开始攀爬铁索桥,三连紧跟在后面铺木板。当红军爬到桥中央时,先后有三人中弹,落入波涛汹涌的河中。红军的轻重机枪居高临下压制敌人的火力。这时,守泸定城的敌团长得知旅部受到河东岸红军的袭击,害怕被切断退路,便把守桥任务交给一个营,自己带另外两个营向天全方向跑了。红军突击队这时已接近桥头,即将踏上尚未拆除的木板。敌军这时点燃了桥头堡,红军在千钧一发之际毫不犹豫地冒着烟火冲过桥头,拔出大刀,吓得敌军抱头鼠窜。夺桥战斗才打了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红四团与红三团两支英雄部队在桥边胜利会师。 大渡河曾经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地方。72年后,这里上演的是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诗。 在一般人看来,大渡河天险无人能过,就是过去一部分人,也是兵力分散,背水而战,犯了兵家大忌,所以这是一局“死棋”,怎么走都是“死”,似乎红军的灭亡已成定局。谁知,硬是像指挥四渡赤水战役一样,再次把一局“死棋”走活了!让老蒋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迷梦有效破灭。 这一仗,红军是赢在英明正确的指挥上;赢在声东击西,兵贵神速,以快打慢的战术运用上;赢在全军指战员的忠诚、勇敢、顽强上,演绎了一场现代战争目前的经典战例,是继四渡赤水战役后又一绝地反击,力挽狂澜,改写历史的辉煌篇章。 试问,有如此英明的统帅,有如此神勇的红军,有如此顽强的斗志,世界上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 1. 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如磐石的信念; 2. 与各族人民的鱼水关系; 3. 牢不可破的内部团结; 4. 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 这就是长征精神,通过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到达陕北的四万红军将士发展成为五百万解放大军,陕甘宁根据地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权。几百万根据地人民影响了四亿国人。长征精神由此而成为新中国建立的基石。 从屈原到张骞,从岳飞到文天祥,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顽强的基因,当这个基因与伟大的理想、革命的激情相结合时,它就能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再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血与火的锻造,生与死的考验,就像凤凰涅槃那样,形成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中国战无不胜的灵魂——长征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