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哈贝马斯21世纪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他认为当代社会的精神状况表现为自然主义的传播与原教旨主义崛起两种相反的趋势。这两种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想界的争论,而且在两方面的公民社会中演变为政治斗争。哈贝马斯主张理性与信仰在现代依然处于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他认为要解决宗教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就必须把宗教引入交往理性的轨道。本书写作的一个契机是9·11事件,这次事件促成了哈贝马斯思想轨迹上的转向,他意识到在世俗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当代,宗教特别主义的反弹提示了一种从理论上对宗教问题进行把握的必要性,并通过哲学路径重新思考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由规范所引导的精神之主体间观念 一、 公共空间和政治公共领域:两个思想主题(Gedankenmotiven)的生活史根源 二、 交往行为和去先验化理性 三、 对话差异(Diskursdifferenzierung)的建筑术:对一场大争论的小答复 第二部分宗教多元主义和国民团结 四、 民主的法治国家的前政治基础? 五、 公共领域中的宗教:宗教公民与世俗公民“公共理性使用”的认知预设 第三部分自然主义和宗教 六、 自由与决定论 七、 “我自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阿多诺论理性的自然关涉 ——对自由与不可支配性关系的思考 八、 信仰与知识的界限:论康德宗教哲学的效果史与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宽容 九、 作为文化权利推动者的宗教宽容 十、 文化的平等对待与后现代自由主义的界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