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春牧场)》由李娟编著,这里是大陆的腹心,是地球上离火海最遥远的地方。亚洲和欧洲在这里相遇,这是东方的西方,下方的东方……但是在这里,真正属于我的世界只有脚下的小路那么宽,我一步也不会离开这条路。我从不曾需要多么宽阔的通道,能侧身而过就足够了。像鸟在天空侧身飞翔,鱼在大海星侧身邀游。我从来不曾渴望过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经过这个世界,去向唯一的一个小小的所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羊道(春牧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娟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羊道(春牧场)》由李娟编著,这里是大陆的腹心,是地球上离火海最遥远的地方。亚洲和欧洲在这里相遇,这是东方的西方,下方的东方……但是在这里,真正属于我的世界只有脚下的小路那么宽,我一步也不会离开这条路。我从不曾需要多么宽阔的通道,能侧身而过就足够了。像鸟在天空侧身飞翔,鱼在大海星侧身邀游。我从来不曾渴望过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经过这个世界,去向唯一的一个小小的所在。 内容推荐 《羊道(春牧场)》由李娟编著,“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共分三卷。《羊道(春牧场)》是第一卷,讲述的是在发生在春牧场的故事。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目录 荒野来客 小小伙子胡安西 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 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 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 沙吾列漫无边际的童年时光 大风之夜 对阿娜尔罕的期待 涉江 向北的路 最最热闹的地方 客人们 “可怜”的意思 和卡西帕的交流 城里的姑娘阿娜尔罕 骆驼的事 孩子窝的塔门尔图 羊的事 哈拉苏:离开和到达的路 可可仙灵 路上的访客 盛装的行程 美妙的抵达 试读章节 在吉尔阿特,站在最高的山顶上四面张望,也看不到一棵树,看不到一个人。光秃秃的沙砾坡地连绵起伏,阴影处白雪厚积。遥远而孤独的羊群缓慢地漫延在半山坡上,倾斜的天空光滑而清脆。吉尔阿特的确是荒凉的,但作为春牧场,它的温暖与坦阔深深安慰着刚从遥远寒冷的南方荒野跋涉而来的牧人们的心灵和眼睛。 还不到五月,卡西帕就换上了短袖T恤,在微凉的空气中露出了健康明亮的光胳膊。我们拎着大大的编织袋去南面山谷里拾牛粪。我们小心地绕过沼泽,沿着陡峭的山脚石壁侧身前行。 阳光畅通无阻地铺满世界,戈壁滩阴冷的地气在阳光的推进下,深暗而沉重地缓缓下降,像水位线那样下降,一直降到脚踝处才停止,如坚硬的固体一样凝结在那个位置,与灿烂阳光强强对峙。直到盛大的六月来临后,那寒气才会彻底瘫软、融解,深深渗入大地。 无论如何,已经是春天了。戈壁滩上白色的芨芨草枯丛稀稀拉拉扎出了纤细的绿叶,细碎的灰绿色点状叶片零零星星冒出大地。尤其在水流和沼泽一带,远远看去甚至已涂抹了成片成片的明显绿意。但走到近处才发现,那些绿,不过是水边苔藓和微弱的野草。 流经我们驻扎的山坡下的那条浅浅溪流就是从这条山谷里的沼泽中渗出的,由于附近的牲畜全在这片沼泽边饮水,山谷里的小道上和芨芨草丛里遍布着大块大块的牛马粪团。我们一路走去。遇到看上去很干的,先踢一脚,其分量在脚尖微妙地触动了一下,加之滚落时的速度和形态,立刻能准确判断出它是否真的干透了。于透的自然拾走。没干透的,那一脚恰好使它翻了个面,潮湿之处坦曝在阳光下,加快了最后的水汽的挥发速度。这样,在回来的路上或者第二天路过时,再踢一脚就可以把它顺手拾起丢进袋子里了。 有时候踢翻一块牛粪,突然暴露出一大窝沸沸扬扬的屎壳螂,好像揭开了正在大宴宾客的宫殿屋顶。屎壳螂的名字虽然不好听,但其实还算是漂亮可爱的昆虫,它有明净发光的甲壳和纤细整齐的肢爪,身子圆溜溜的,笨拙而努力。相比之下,张牙舞爪、色泽诡异的蝎子之类总让人畏惧而不快。 每当卡西(卡西帕的昵称)踢翻一块大大的干牛粪看到那幕情景,总会夸张地大叫,指给我看,然后冲它吐口水。 我们越走,彼此间离得越远,肩上扛的袋子也越来越沉重。我走到一块大石头边放下袋子休息了一会儿。抬头环顾,在沼泽对岸看到了卡西,她正躺在阳光下明亮的空地上休息。她的红T恤在荒野中,就像电灯泡在黑夜里一样耀眼。离她不远处,男孩胡安西手持一根长棍往沼泽水里捅来捅去地玩,后脑勺两条细细的小辫在风中飘扬。 半个小时后我们扛着各自鼓鼓的大袋子走上回家的路,胡安西也背了小半袋。劳动让这个六岁的孩子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沉静而懂事,他一声不吭跟在后面,累了就悄悄地靠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一下。 快到家的时候,我们在半坡上站定了回头看,胡安西仍在下面远远的荒野中缓缓走着,孤零零的,小小的一点点,扛着袋子,深深地弓着腰身。 坡顶上,毡房门口,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在火坑边扒开清晨烧茶后的柴粪灰烬。她搓碎一块干马粪洒在上面,俯着身子冲那里连吹几口气。很快,看似熄透了的灰烬如苏醒一般在粪渣间平稳升起几缕纤细的青烟。她又不慌不忙盖了几块碎牛粪,这时大风悠长地吹上山坡,烟越发浓稠纷乱了。她再猛吹几口气,透明的火苗轰然爆发,像经过漫长的睡眠后猛地睁开了眼睛。 P1-3 序言 多年来我一直在机关上班,并不像绝大多数读者所认为的那样恣意地生活在草原上。而我的前三本书《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与《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也是在循规蹈矩的工作之余写成的,我笔下的阿勒泰,是对记忆的临摹,也是心里的渴望。但是从2007年开始,一切有所改变。 2007年春天,我离开办公室,进入扎克拜妈妈一家生活。2008年,我存够了五千块钱,便辞了职。去到江南一带打工、恋爱,生活。同时开始忆述那段生活。一边写一边发表,大约用了三年多时间。从一开始,我就为这些文字命名为《羊道》。最初时,有对羊——或者是依附羊而生存的牧人们——的节制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但写到后来,态度渐渐复杂了,便放弃了判断和驾驭,只剩对此种生活方式诚实的描述。并通过这场描述,点滴获知,逐渐释怀。因此,对我来说,这场写作颇具意义。它不但为我积累出眼下的四十万字,更是自己的一次深刻体验和重要成长。等这些文字差不多全结束时,仍停不下来,感到有更多的东西萌动不止。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他们一年之中的迁徙距离之长,搬迁次数之频繁,令人惊叹。关于他们的文字也堆积如山,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生产方式、住居习俗、传统器具、文化、音乐……可是,知道了这些,又和一无所知有什么区别呢?所有的文字都在制造距离,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于是,我深深地克制自我,顺从扎克拜妈妈家既有的生活秩序,蹑手蹑脚地生活其间,不敢有所惊动,甚至不敢轻易地拍取一张照片。希望能藉此被接受,被喜爱,并为我袒露事实。我大约做到了,可还是觉得做得远远不够。 由于字数的原因,《羊道》分成三本书出版,恰好其内容也是较为完整、独立的三部分。时间顺序为《春牧场》一《前山夏牧场》一《深山夏牧场》。这三本书各围绕扎克拜妈妈家迁徙之路上的一块牧场,展示着我所见所感的一切。 想到能向许多陌生的人们呈现这些文字,真的非常高兴。又想到卡西帕那些寂静微弱的梦想和幸福,它们本如浩茫山野里的一片草叶般春荣秋败,梦了无痕。而我碰巧路过,又以文字记取,大声说出,使之独一无二。实在觉得这不是卡西的幸运,而是我的幸运。 最后感谢所有宽容耐心地读我、待我的人们,谢谢你们的温柔与善意。我何其有幸。 李娟 2012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羊道是飞于山河之上和隐于草芥之中的文字,李娟在此证明她的宽广绵长。她以未经损伤的完美钝感在羊道中确立了齐物论的世界:万事万物皆是新鲜庞大,人间小事同于世界大战。阅读这个世界,让人纠结于心智上的优越与羞惭。 ——李敬泽 打开李娟的书,迎接自然之魂。 ——陈村 想象一下会织毛衣的蜻蜓,会泡方便面的蜜蜂或者爱嚼口香糖的蝉。李娟就是这样,她让日常生活很童话,也让童话变得日常。多少奇观和平淡,李娟都一视同仁地搜刮了去,摇一摇晃一晃,成了她送给你的万花筒。 ——史航 李娟个子瘦小,在新疆广阔的旷野中更是显得微小。但是她体内有着骆驼般的能量,这能量来自于她真的艰难地生活在这里,不是体验不是旅游。这能量遇见天才的感受和写作能力,成就了这本书,成就了这个神奇的世界。幸好有李娟,她是一个奇迹。 ——桑格格 时空广大,相隔千年或者相去万里,月光底下苏轼在赤壁跟朋友扣船而歌,李娟在大戈壁的腹地深处无事点几枝烟花,都只为自己欢喜,文学不外如此。我偶然看到了这光,心中一动,别 无他事,但要说它一声,“哎,在这儿呢,看见了”。 ——柴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