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重新审视了客观性的意蕴内涵和思想诉求,呈现出多元共识、人类团结的思想维度及其蕴涵的实践哲学意识、解释学意识和宽容意识,旨在为我们的共同生活提供辩证智慧和规范性指引。 内容推荐 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下,如何寻求社会团结的规范基础,是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书以宽广的理论视域,从差异与共识、自由与规范、团结与未来三个模块,展现这一追寻的基本路径及其所达至的理想图景。在其中,我们既可以葆有自主人格,也能够平等对待彼此,进而以联合意志、负责任的判断以及深思熟虑的确信构建并认可社会合作的基本规则。 目录 导论 客观性论证的当代哲学转向 第一章 差异与共识 第一节 从形上之思到生存实践智慧 第二节 公共理性与差异政治的兴起 第三节 实用主义者罗蒂的后哲学观 第四节 从文明的冲突到命运共同体 第二章 自由与规范 第一节 类自由:康德自律观念的公共性价值旨趣 第二节 责任与自由:康德实践理性的规范性阐释 第三节 尊严与必然性:康德伦理学的伍德式阐释 第四节 人格理想与规范性的构建:罗尔斯的道路 第三章 团结与未来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人类团结 第二节 实践理性与价值共识 第三节 无知之幕与理想图景 第四节 社会团结与人类未来 附录 当代政治哲学前沿——金里卡访谈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