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孟子的爱有差等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不仅深入挖掘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还特别强调家庭、家族和社区在文明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揭示原始儒学在铸就现代文明制度方面的深远影响和滋养现代文明精神的重要意义。 目录 政论篇 爱有差等与文明的构建 孔门是模拟周代封建关系组建的小共同体 存亡继绝:保持众多平行延续的世家 缔结婚姻:从小共同体习惯法到近代国家登记 三年之丧礼与小共同体 孟子与混合政体的“打地鼠”游戏 性善论:为小共同体自治的辩护 古儒认为忠君并不很重要:兼论《忠经》辨析 独立于君权的专业性 儒学是鼓励平民模仿做贵族的学问 天命和民意 禅让和汤武放伐其实是一回事 经济篇 “哀哉鳏寡”:首先拯救最无助的原子个体 父亲角色、婚姻、家庭和市场经济是文明的基石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孟子、森林使用权与习惯法 孟子谈社会分工与市场 孟子与自由贸易 恒产恒心:克服时间偏好 文化篇 朋友:从血缘、姻亲到跨血缘 劝酒:从贵族礼仪、自治社区的酒会到服从性测 家庭、乡土熟人层面应保留方言 传统文化:吃素还是吃肉? 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 原始儒家的阳刚之气 率兽食人和始作俑者 先秦战车:外来的技术 秦朝尊重女性?你想多了 文字和书写的力量 后记 序言 读书是一件好玩的事,除了“专业”之外,还有广 袤而有趣的天地。对于我的学生,我尊重并鼓励他们根 据自己的兴趣,去自由发展适合自己的阅读生命,若能 做到博洽淹贯、汇通中西的视野,自然更好。李竞恒跟 随我读博时,我就发现他对中国思想史具有浓厚兴趣, 当时他出版过一本《论语新劄》,汇通了古文字、考古 资料、人类学,甚至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一些内容。学术 方法上,显得有些“不守章法”,但能尝试贯通中今中 外和跨学科的视野,却往往能从一些“三不管地带”中 ,发现新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则自有其意义所在。 中国思想史中的“原始儒学”等问题,可谓十分重 要,从汉代以来的学者开始,其学术努力的方向往往是 回溯先秦时代“原始儒学”的源头,这种溯求“原儒” 思想的探寻,一直深刻影响到晚清、近代以来的中国思 潮。李竞恒这本“软学术”随笔式的小书,体量不大, 但关注的问题意识,仍然是延续了追溯何谓“原始儒学 ”的这一兴趣方向,并通过很多现代知识,尤其是囊括 了经济学、法学、考古学、人类学等现代“西学”不同 学科视野的交叉维度,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我 阅读了书稿后有三点印象,第一是知识结构开阔,虽然 要探讨“原始儒学”为中心的话题,但是能从多个学科 切入,如谈论传统文化是吃肉还是吃素,能从人类学、 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饮食结构,再联系到殷周贵族作为 “肉食者”与军事贵族的体魄等。又如谈先秦时期山林 水泽的资源使用权,能够从“习惯法”的角度,结合英 格兰中世纪颁布的《森林宪章》等进行比较。第二是思 路比较广阔,用现在网络术语说,叫有“脑洞”。无论 是谈“逃杨归于儒”,还是“爱有等差”、“性善论” 等话题,都不是按照一般“传统文化研究”角度,而是 都能从大、小共同体之辨,从人类学的“邓巴数”到智 人大脑还不适应只有五千年历史的陌生人协作复杂社会 等角度谈出新意来,至少就阅读感受来说,还是很好玩 、很有意思和一些启发的。第三是其志趣,立足于本国 历史文化情感,但对于西学并不排斥,古希腊罗马、中 世纪或近现代的材料,信手拈来,态度中正平和,不偏 不倚,兼容并蓄,是可取的。 思想史的研究并非我的专长,对于李竞恒书中的一 些观点,我也并不完全赞同。在日常交流中,我就和他 谈到,对他比较认同的某些芝加哥学派学者,其实也存 在着各种知识分子的致命弱点,特别是有“致君尧舜上 ”的想象。而在孟、荀之争的思想史问题上,我也是宁 站在荀子一边。当然,学术和思想是开放的,师生之间 也不需要在每一个观点上都达成一致。他的这本小书, 还是非常有趣,语言也浅白易懂,不故作高深。相信热 爱阅读的读者,无论是否赞成其观点,但应该会对这本 书的内容产生兴趣。 周振鹤 2023年5月18日 ——选自李竞恒《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 文明的构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