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字数241千字,结构分上下篇。上篇是“我读《老子》”,介绍和论述老子其人其书。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论述了司马迁《老子列传》是可信的,争论源自误读《老子列传》,误读的真相是儒道互绌;接着简要介绍了《老子》名称、注解、版本流传演变情况;重点论述了老子为谁著书及所著何意,提出《老子》是老子进献给君王的、一部以道论为思想基础、阐述治国策、兵法和天下观的圣王学;最后分析了《老子》入门之道,介绍了老子以“常道”喻示“非常道”,以“非常名”命名“非常道”的特点。
下篇是“《老子》自圆其说”,坚持“以老注老”,把握《老子》全书,前后互证,寻求《老子》本义,正本清源,恢复《老子》本原。
每章结构分五部分:首先,是《老子》某一章原文的全文。每章《老子》原文以通行本为底本,以王弼本为主,参校河上公本、想尔本和傅奕本,也参考帛书本和竹简本。其次,是注释,标[自圆其说]。对《老子》文本的字、词、句的注释,主要从《老子》上下文中举证、前后互为佐证,由《老子》自己来“自圆其说”,而不引用别的注家的解读来求证。第三,是译文,标[今译今读],用白话文翻译出来。第四,是解读,标[高谈阔论],是作者高氏解读文意,阐发己意,自成一家之言。第五,是附录,标[众说纷纭]。摘录古今注家部分影响较大的歧见异义,不加辨析,附于每章之后,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