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视角研究近代工业的空间可视化问题。包括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中国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之空间表达、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第二部分研究了中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课题组建立了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框架,包括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最后进行了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绪论 1.1中国近代工业历史空间可视化研究综述 1.2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研究综述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 2.3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第3章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问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第4章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4.1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4.2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第5章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以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5.1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5.2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3基于GIs的中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第6章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以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6.1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6.2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6.3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研究 第7章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以滨海新区工业遗产为例 7.1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7.2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7.3工业遗产建(构)筑物信息模型的建构——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大沽船坞轮机车间为例 7.4设备与生产工艺模型的建构——以新港船厂轮机车间设备为例 7.5基于BIM信息管理模型的工业遗产信息管理 7.6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名录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