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图灵1936年的文章《论可计算数》奠定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而其1950年的文章《计算机与智能》则开启了人工智能,此文开头提到的“模仿游戏”后来被称为“图灵测试”。本书以注释形式对《计算机与智能》进行了细致解读。 书中首先追溯图灵的生平和思想轨迹,特别是他对智能与机器关系的早期洞察,以及他在计算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提出图灵机;接着通过分析图灵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家的交流与辩论,如与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深入对话,以及在BBC广播讨论中与神经生理学家杰弗逊的激烈交锋,逐步揭示了图灵对于机器智能的独到见解及其思想的演进过程。本书力图使读者在充分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领会图灵文章的内涵,也使得对图灵思想的探讨更加全面和深入。 本书适合对图灵生平及人工智能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是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和思想家的重要读物。 作者简介 尼克,早年曾任职哈佛和惠普;后创业投资,往返于大陆和硅谷。无论忙闲不忘读书写字,作品多发表于《上海书评》,并有著作《UNIX SYSTEM V内核剖析》和《哲学评书》。 目录 第1章 导论 1.来自计算机事业的影响(1945-1948) 2.机器能思考吗(1948-1952) 第2章 谁是图灵 1.图灵其人 2.文艺作品中的图灵 参考文献 第3章 为什么是图灵 1.引言 2.图灵与图灵机 3.为什么不是丘奇 4.为什么不是哥德尔 5.为什么不是珀斯特 6.为什么不是冯诺依曼 7.超计算:超越丘奇–图灵论题 8.模拟vs数字,连续vs离散 9.结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图灵与计算复杂性 1.计算复杂性的源头 2.库克与P vs NP 3.计算复杂性中方法的缘由 4.强丘奇–图灵论题 5.一个插曲:王浩机与随机读取 6.又一个插曲:王浩瓷砖 7.思考与结语 参考文献 第5章 图灵vs维特根斯坦 第6章 语言=思维吗 1.乔姆斯基其人 2.思维即语言 3.思维不等于语言 4.大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 参考文献 第7章 智能机器 1.摘要 2.对某些反对意见的反驳 3.机器的种类 4.无组织机器 5.对机器的干预,可修正和自我修正的机器 6.人作为机器 7.机器的教育 8.把无组织机器变得有组织 9.大脑皮层作为无组织机器 10.组织化的实验:快乐–痛苦系统 11.P–型无组织机器 12.被动性和主动性 13.智能作为情绪化的概念 第8章 机器人之心 1.心-脑关系 2.古老的自动机 3.笛卡儿的假设 4.现代的自动机 5.神经脉冲 6.计算机 7.思考 8.结论 第9章 自动计算机能思考吗 第10章 计算机与智能 1.模仿游戏 2.对新问题的评论 3.游戏中用到的机器 4.数字计算机 5.数字计算机的通用性 6.核心问题的争议 7.能学习的机器 参考文献 序言 休谟(Hume)说牛顿( Newton)发现了物的定律 。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可以 说图灵(Alan Turing)发 现了心的定律,更准确地说 是“论题”。1930年,不到18 岁的图灵经历了同学和爱人 摩尔康(Christopher Morcom)之死,他伤心地 给摩尔康的母亲写信:“我 确信我和摩尔康会在彼岸再 见,因为我们还有未竟的事 业,原本该在此岸完 成。”1932年,不到20岁的 图灵再访摩尔康的母亲,并 留宿摩尔康家,其间他写了 一篇感人的短文《精神之本 质》(“Nature of Spirit”) ,最后一段写道:“至于为 什么我们非得有肉体不可,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只有自由 之精神,且只需精神间的交 流。这样也未尝不可,但会 无聊。肉体让精神不无聊, 让精神去照看肉体。”(As regards the question of why we have bodies at all ; why we do not or cannot live free as spirits & communicate as such,we probably could do so but there would be nothing whatsoever to do.The body provides something for the spirit to look after & use.) 无疑,这是图灵后来不长的 生涯的追求。 图灵的所有贡献中,有 两项是无与伦比的。第一是 他1936年的文章《论可计 算数》(“On Computable Numbers”,下面用“图灵- 1936”特指),其中他定义 了一种机械装置,后来被他 的导师丘奇(Alonzo Church)称为“图灵机”。哥 德尔(Kurt Godel)认为图 灵机比他自己的递归函数更 令入信服,冯诺依曼(von Neumann)说这奠定了现 代计算机的基础,也就是说 ,图灵机是计算机科学的基 础,也是计算机工程的起点 。第二是他1950年在哲学 杂志《心》(Mind)上发 表的文章《计算机与智能》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下面用“ 图灵-1950”特指),这篇文 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灯塔, 即使今天读起来,仍然充满 洞见,令人深思。虽然它是 以科普的文风写成并发表在 哲学杂志上,旨在吸引大众 读者,但读懂全文需要花些 功夫。 怀特海(A.N.Whitehead )有言“整个西方哲学传统 就是柏拉图著作的一系列脚 注”,我想借过来说:整个 计算机科学,包括人工智能 ,就是图灵为数不多的著作 的一系列脚注。这话应该不 算过分。也许会有一两位不 喜欢英美学术传统的狭隘欧 陆中心主义者不服,但真没 必要和他们较真。他们企图 用“笛卡儿测试”替代“图灵 测试”,从而抵消图灵为人 工智能做出的贡献。这不仅 在学理上靠不住,时间上也 对不上。为图灵-1950写注 释,是我30年前头一次读这 篇文章时就有的“妄想”。写 注释本身也是对人工智能, 甚至更广义地说,是对计算 机科学的思考。计算机科学 (包括入工智能)中,最早 替别人的工作作注的应该是 诗人拜伦(Byron)的女儿 爱达(Ada)。巴贝奇 (Babbage)并没有为他的 分析机(或译“分析引擎”, analytical engine)写过系 统的介绍,是爱达把别人的 听课笔记从法文翻译成英文 。她在译文之后附加了诸多 注释这些注释的长度约是原 来笔记的三倍,其中Note G 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分析机上 计算伯努利数,这被称作世 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因 此美国国防部1980年把霍 尼韦尔(Honeywell)按照 合同开发的编程语言命名为 Ada,以纪念这位早期计算 机领域的先驱。 …… 即使没有实用的计算机 ,也会有计算理论。计算理 论为我们审视理性同时提供 了一个科学的起点和一个数 学的起点。数学物理学家尤 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曾经写过一篇有 名的文章《数学在自然科学 中出奇地管用》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当然,每个 人都有夸大自己学科重要性 的倾向,费曼(Feynman) 在他的《物理学讲义》里思 考了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学 、天文学、地质学乃至心理 学的关系。费曼在讨论心理 学时讲到了计算机与神经系 统的关系,考虑到费曼和同 校的米德(Carver Mead) 的紧密关系,这并不奇怪, 费曼在去世前,还讲过计算 机设计和理论的课程呢。但 心理学大概是费曼可以游走 到的最远的学科了,他曾经 毫不客气地指出社会科学不 是科学。哪天我得空了,想 写一篇《计算理论更加出奇 地管用》(“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Theory of Computation, Even More” )。不只是自然科学,还有 生命科学,这恰是维格纳对 数学的期望。如果罗素当时 知道计算理论,他肯定会重 写《心的分析》。 图灵-1950的早期中文译 文曾作为附录,收录在我的 《人工智能简史》中,当时 为了赶时间,其中有很多不 讲究的地方,甚至错误。此 番作注,给了我修正的机会 :把图灵1948年的《智能 机器》、杰弗逊1949年的 《机器人之心》和1952年 的BBC讨论一并译出,作为 图灵-1950的补充阅读。当 然,错误仍在所难免,如果 读者指出,我一定改。 虽然在图灵漫不经心触 碰到的所有领域,我们都能 感受到他思想的深邃,但必 须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