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对《黄帝内经》时代至清代有关精神分裂症(癫狂)的中医古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收录、总结,内容全面,分类系统,便于相关专业人士查阅,以便借鉴古人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内容推荐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强调人体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一体的整体观,契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中医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研究内容丰富、疗效确切,研究好、利用好这些成果对现代临床和基础研究意义重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因尚未接近阐明的精神疾病,社会危害较大,根据其临床表现,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癫证”“狂证”等范畴。以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据为标准,从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考查中医古籍,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特点,获悉古今对精神分裂症描述方式的差异,从而丰富中医文献学和临床精神病学,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精神分裂症都有一定借鉴价值。本书介绍了自《黄帝内经》到清代,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古籍文献,全面梳理当代学者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中医古代病证名描述。文献时间上讫先秦,下至清末,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医案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本书的出版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癫狂病(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古籍记载,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癫病 战国·《八十一难经》 战国·《五十二病方》 战国·《黄帝内经·灵枢》 晋·《肘后备急方》 晋·《针灸甲乙经》 第二节狂病 战国·《黄帝内经·灵枢》 汉·《华佗神方》 晋·《肘后备急方》 晋·《针灸甲乙经》 南北朝·《小品方》 第三节谵妄、谵语 汉·《华佗神方》 汉·《伤寒论》 第四节鬼、邪、崇、鬼交 汉·《华佗神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