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学科不仅是知识分类系统,它是一种知识生产、人才培养、资源分配的制度系统。作为制度的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价值层面和制度结构。所谓学科制度的价值层面包括规范学科科学研究与知识传播的行为准则体系;而学科制度结构,则是支撑学科发展和完善的基础结构,它包括大学内的院系建制、专门的学术共同体(学会)、学术交流网络(学术期刊)等。本书以学科制度演变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制度的概念、内容、变迁、动力与机制。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学科制度之发育与成长”主要考察硬体部分,包括章“现代图书馆学教育体系之变迁”、第2章“图书馆学期刊的计量史学扫描”、第3章“中国图书馆组织的历史考察”、第4章“中外图书馆学之交流(1911~2010)”。下篇“学科范式之萌芽与嬗变”主要考察软体部分,包括第5章“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第6章“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文献学范式”、第7章“早期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教育范式研究”、第8章“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学科范式(1920~1995)”、第9章“LIS学科范式的“信息学转向”(1995年以来)”。 本书可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图书馆业务部门资料使用。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学科制度之发育与成长 章现代图书馆学教育体系之变迁 1.1图书馆学教育体系是图书馆专业化之标志 1.2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历程 1.3结语 第2章图书馆学期刊的计量史学扫描 2.1关于图书馆学期刊范围界定及其历史分期 2.2图书馆学期刊百年发展解析 2.3影响图书馆学期刊发展的部分因素 2.4结语 第3章中国图书馆组织的历史考察 3.1引言 3.2民国时期的图书馆组织 3.3中国图书馆学会 3.4结语 第4章中外图书馆学之交流(1911~2010) 4.1引言 4.2交流研究之一——留学生 4.3交流研究之二——翻译著作 4.4交流之三——国际及境内外学术交流 4.5结语 下篇学科范式之萌芽与嬗变 第5章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5.1作为“辅助”与职业训练科目的图书档案情报学科 5.2“内在理路”——提升学术地位的学科范型嬗变 5.3“外在理路”——社会信息化与技术推动的学科范型嬗变 5.4结语:音调未定的转型之路 第6章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文献学范式 6.1引言 6.2中国图书馆学视野中的文献目录学 6.3图书馆学视野中的图书史研究 6.4图书馆学视野中的藏书史研究 6.5图书馆学中从古典文献学到现代文献学的转型 6.6从民国三所高等学校图书馆学课程设置看文献学范式 6.7结语 第7章早期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教育范式研究 7.1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形成 7.2图书馆学教育范式形成的历史考察 7.3教育范式影响下的图书馆学研究 7.4结语 第8章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学科范式(1920~1995) 8.1从专业视角看图书馆学的学科范式 8.2Library-center范式在中国的兴起与调适(1920~1949) 8.3“学习苏联”与library-center学科范式的再调适(1949~1976) 8.4library-center学科范式的复兴与解构(1978~1995) 第9章LIS学科范式的“信息学转向”(1995年以来) 9.1信息学转向(Information Tums)之界定 9.2“信息学转向”:从“以备万一”馆藏为中心到以“即时生产”服务为核心 9.3学科范式之转型:一个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