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欧陆各国刑事诉讼与证据制度系列专论中葡萄牙卷的开篇之作。本书可划分为葡萄牙刑事诉讼的总论、基本范畴、特色制度以及葡萄牙证据制度原理四个板块。第一至五篇章共同构成了总论部分,分别论述了葡萄牙刑事诉讼的历史演进、基本范畴、与宪法的关系以及基本原则,特别阐释了充分性原则与先决问题的处置。第六至十篇章围绕葡萄牙刑事诉讼中的各个基本范畴展开深入研究,包括司法裁判权、检警关系、刑事诉讼对象以及各诉讼参与人(被告人、辩护人、被害人)的身份界定和权利。第十一、十二篇章选取了葡萄牙独具特色的两项具体制度加以介绍,即刑事起诉制度和最简易程序。最后一个篇章则是以“证据自由及其合法性限制”为切入点,阐释了葡萄牙刑事证据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原理。 作者简介 施鹏鹏,男,1980年6月出生,福建晋江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2008年),博士生导师(2009年),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厅副厅长(挂职,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访修学者(2017年),中、法法学双料博士,可应用英、法、德、意、西、荷、葡、俄等多门语言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专长为纪检监察学、司法制度、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比较法。自2004年起在海内外出版专著、译著六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发表论文和译文百余篇,主持及主研近十个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目录 葡萄牙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一、导论:法典化的时代与葡萄牙刑事诉讼法典的编撰 二、第一部现代化的刑事诉讼法典:1929年《刑事诉讼法典》 三、现行刑事诉讼法典:1987年《刑事诉讼法典》 四、1987年以后的重大改革 五、葡萄牙现代刑事诉讼对巴西的影响 六、葡萄牙现代刑事诉讼对澳门的影响 七、结语:职权主义亚类型——伊比利亚半岛刑事诉讼的特色 葡萄牙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兼评迪亚士《刑事诉讼法》 一、导论:刑事诉讼(法)的界定及范围 二、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刑事一体化理论) 三、刑事诉讼的目的(任务) 四、诉讼的司法性质(Natureza jurfdica do processo) 五、诉讼要件 六、诉讼主体与诉讼对象 七、诉讼行为与诉讼行为无效 八、小结——兼评迪亚士教授的《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宪法化的葡萄牙模式 一、导论:刑事诉讼法的具体宪法构造 二、两种违宪审查模式 三、刑事诉讼规则的抽象违宪审查 四、刑事诉讼规则的具体违宪审查 五、面向基本权利保护的违宪审查一兼与德国基本权利“三阶审查模式”的比较 葡萄牙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一基于实定法及超实定法的体系性研究 一、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体系:概念与类型 二、诉讼结构的内在原则 三、与推进程序有关的原则 四、与程序发展有关的原则(Principios relativos a prossecucao processual) 五、与证明有关的原则 六、与形式有关的原则 七、结语 论充分性原则与刑事诉讼的先决问题 一、刑事诉讼中先决问题的界定及类型化 二、先决问题的不同处置模式及争论 上三、葡萄牙的立法选择及评析 四、后续思考 论司法裁判权:法院、法官与管辖 一、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裁判权:界定、特征及主体 二、普通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规则 三、刑事法官的履职规则 论“职能依附型”的检警关系——葡萄牙模式及其启发 一、检警关系问题的源起及其在葡萄牙的特殊背景 二、葡萄牙刑事警察机关的组织结构及职权 三、葡萄牙检察院的组织结构及职权 四、“职能依附型”检警关系的内容及特色 五、启示 论刑事诉讼对象 一、刑事诉讼对象的界定 二、起诉请求的事实描述和法律适用 三、起诉书对法院认知权的限制 四、诉讼对象的变更 五、简要评论 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一、被告人的界定及其身份构成 二、被告人的权利和义务 三、被告人的辩护人 四、刑事辩护的职能 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参与权 一、导论 二、被害人(狭义)、被害人(广义)、控告者与辅助人 三、辅助人身份的确立及参与诉讼的权利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起诉制度研究 一、导论:检察权、公诉权及公诉国家垄断主义的例外 二、检察官提起刑事公诉:公诉案件 三、控告人提出控告(半公诉案件)或自诉人提出自诉(自诉案件) 四、简短评价——兼与中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比较 最简易程序研究 一、最简易程序的创设及发展 二、最简易程序的制度框架 三、最简易程序的适用状况 四、改革方向:从合意型司法走向协商型司法 刑事证据制度的一般原理(一):证据自由及其合法性限制 一、证据自由 二、证据取得禁止 三、证据使用禁止 四、诉讼行为无效 五、证据禁止的其他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