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国内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郑日昌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会长、北师大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许燕教授推荐。 ★作者近30年一线咨询实践之作,适合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初学者。市场上同类书很多,多为外版,这些书理论性过强,对国内心理咨询师缺少应用价值。“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实践必读丛书”从国内心理咨询师进行会谈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讲解细致。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博士,认知行为疗法学者,昭良心理创立人郭召良,是国内少有的学院派实战家,整合各家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精神分析理论等学术观点和咨询治疗技术方法,对认知行为疗法(CBT)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实践丛书”特点:心理咨询实践步步详解、拿来即用。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主要侧重: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咨询目标与议程展开/修正中间信念/重塑核心信念/规划自动思维会谈/咨询会谈要素/CBT干预策略/心理咨询规划多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都讲了什么? 从认知行为疗法角度讲述怎样理解求助者的问题; 心理咨询会谈以三个目标为导向:从问题清单到咨询目标,旧中间信念(与补偿策略)到新中间信念(与应对策略),以及负性核心信念到正性核心信念目标; 从议程设置、指导议程会谈和议程会谈要素三个方面说明会议议程规划; 心理咨询方案体现咨询设计成果。 内容推荐 如果把心理咨询比作建造工程,《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就是一本关于工程设计和制作施工图纸的书。 本书作者实践与推广认知行为疗法多年,现将多年经验和理论结集成册。作为讲解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规划设计的读本,本书首先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切入,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求职者的问题,其次重点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咨询会谈的三个目标和会谈议程规划包含的三方面内容,最后以特色鲜明的个案为例,梳理了心理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咨询方案的全过程。 希望本书能帮助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有效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目录 目录 导读 001 第 1章 理解求助者的问题 005 1.1 认知概念化 008 1.2 补偿策略与诱因事件 011 1.3 心理问题的内因与外因 016 1.4 心理障碍形成机制 023 1.4.1 心理问题分类与层级 023 1.4.2 适应或发展问题转化为心理障碍的机制 030 1.5 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043 1.5.1 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结构 044 1.5.2 心理问题的逻辑关系 046 1.5.3 解决心理问题从哪里入手 049 第 2章 咨询目标与议程展开 053 2.1 关注当下,聚焦问题 054 2.2 问题清单 056 2.3 咨询目标 059 2.4 会谈议程展开 062 第3章 修正中间信念 071 3.1 何为中间信念 071 3.1.1 理解中间信念从行为方式入手 071 002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3.1.2 判断行为方式从具体情境中观察 074 3.1.3 行为方式背后就是中间信念 074 3.2 中间信念形成与失效 076 3.2.1 补偿策略的形成:成败经验 076 3.2.2 迁移和分化:丰富不同领域的策略 078 3.2.3 补偿策略失效:外部条件改变 080 3.3 中间信念改变的目标 082 3.3.1 人际互动三焦点框架 082 3.3.2 中间信念改变三种模型 085 3.3.3 常见补偿策略修正目标 088 3.4 用中间信念指导自动思维会谈 115 3.5 中间信念阶段咨询会谈 118 3.5.1 新信念提出会谈 119 3.5.2 新信念巩固会谈 121 第4 章 重塑核心信念 127 4.1 核心信念的形成 128 4.1.1 孩子从成长经历中学到什么 128 4.1.2 内在小孩为什么没长大 129 4.1.3 核心信念改变的可能 131 4.2 人格重塑策略 133 4.2.1 用现在经验修正过去经验 134 4.2.2 重新解读成长经验 138 4.3 健康人格的修炼 145 4.3.1 健康人格的自我修炼 146 4.3.2 健康人格的关系修炼 151 4.3.3 健康人格自评表 155 4.4 正性核心信念指导自动思维会谈 156 4.4.1 技术应用得到的替代思维准确吗 158 4.4.2 替代思维为正性核心信念累积证据 160 目录003 第5 章 规划自动思维会谈 163 5.1 咨询目标指导议程和概念化选择 164 5.1.1 议程选择 164 5.1.2 概念化选择 166 5.1.3 自动思维选择 167 5.2 核心信念指导自动思维讨论 168 5.3 中间信念指导行为改变 170 第6 章 咨询会谈要素 173 6.1 共情 173 6.1.1 共情的重要性 173 6.1.2 共情的要求 174 6.1.3 共情的方法 176 6.1.4 共情能力修炼 181 6.2 解释 183 6.2.1 解释即心理教育 184 6.2.2 什么时候进行心理教育 186 6.2.3 怎样进行心理教育 187 6.3 干预 193 6.4 咨询会谈要素应用:以强迫症为例 194 6.4.1 共情第 一 195 6.4.2 解释第二 196 6.4.3 干预第三 199 第7 章 CBT 干预策略 203 7.1 改变 204 7.1.1 认知改变 204 7.1.2 行为改变 206 7.1.3 情绪改变 207 7.1.4 情境改变 208 004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7.2 接纳 212 7.2.1 接纳情绪 212 7.2.2 接纳现实 215 7.2.3 接纳心理咨询效能 219 7.3 发展 223 7.3.1 什么时候发展 223 7.3.2 发展什么 225 7.3.3 怎样发展 226 7.4 干预策略综合应用:以神经性贪食症为例 232 7.4.1 改变为先 232 7.4.2 接纳其次 235 7.4.3 发展为本 237 第8 章 心理咨询规划 239 8.1 基于心理诊断 239 8.1.1 问题清单与问题类别 240 8.1.2 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242 8.2 基于目标信念 243 8.2.1 中间信念目标 244 8.2.2 核心信念目标 246 8.3 会谈议程规划 247 8.3.1 心理问题与会谈议程 248 8.3.2 会谈议程规划 249 8.4 心理咨询方案 252 参考文献 257 书评(媒体评论)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在欧美国家的临床心理学领域,先后出现了精分、行为、人本、认知等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20 世纪 70 年代后,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认知行为疗法,因其科学实证、短程高效和结构清晰而广被认可,逐渐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流方法。 近三十年来,已有学者将认知行为疗法引进中国,但大多是译作和简单应用,很少有人做系统的研究。 我的学生郭召良博士,对认知行为疗法情有独钟。他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应用,收获颇丰。特别是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推广与普及方面,他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实践丛书”,就是召良多年心血的结晶。 该系列系统地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心理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咨询技能培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铸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该系列的重要特色。 作为召良读博士时的导师,我愿负责任地将这套书推荐给广大心理咨认知行为疗法进阶询师和心理咨询爱好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为弟子骄傲,我为召良点赞! 许燕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 北师大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 认知行为疗法作为在国内比较普及的心理治疗方法,其实用性已在多年的推广中被证实。郭召良老师一直是前线推广中的一员,今年他将自己对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认识与多年的实践结合,完成了这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实践丛书”。这套书的特点就是手把手,细致拆分每个知识点,并配上个案实践过程,这种讲解方法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学习者很有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