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英国电影年鉴、各种档案、早期英国电影文本以及民国时期发行的中英文报刊等为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将电影放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诞生、成长、流通世界的帝国语境中,另一方面则以海洋运输时代的“中国上海”和“全球上海”为基点,考察了自1897年至1951年间英国电影在上海的传播与接受状况。在历史叙述之外,本书尝试阐明英国电影是介入早期中国电影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欧洲电影的一个切片,观照好莱坞电影风格与美学的一面镜子,左翼影评人和定居上海的英侨(Shanghailander)等理解世界、投射欲望与想象的一处空间,以及再写早期中国电影史(让早期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的书写重建联动关系)的一种可能路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英国电影在上海的发行与放映 第一节 重新认识“英国电影”和上海的位置 第二节 流通上海:从分散作战到统一步调 第二章 英国类型电影在上海 第一节 喜剧片的跨文化障碍 第二节 国际化的英国歌舞片 第三节 变化的战争片与英帝国 第三章 电影传播:帝国建构在上海的缩影 第一节 英帝国传播概述 第二节 权力介入——电影与官方的帝国表述 第三节 亚历山大·柯达——在商业电影中输出帝国 第四章 “中国视角”下的英国电影接受 第一节 “中国视角”与观众群 第二节 中英观众看英片:期待的目光与“隔阂”的认同 第三节 “英美电影之争”与历史重返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英国官方战争片在中国的放映情况表 附录二 英国商业故事片在上海影院首映情况表(1915—1949)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