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印度棉纺织品曾经风靡欧洲,后来被英国赶超;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读罢令人掩卷深思,重新审视当今的经济发展与竞争问题。 内容推荐 关于“为什么欧洲从18世纪末开始实现了工业化,而亚洲却没有”这一个经典的问题,本书给出了全新的答案。通过从印度这个案例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普拉桑南·帕塔萨拉蒂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17和18世纪,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地区,与其说是有更大的差异,倒不如说是更为相似——无论从经济的复杂性,还是从经济的增长情况来看,都是如此。它们随后发展道路的趋异,可以归因为所面对的不同的竞争和生态压力。正是这些压力的不同,反过来导致了不同的国家政策和经济结构。这种解释脱离了传统的观点,即发展道路不同的原因在于欧洲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发达的科学或更优越的制度。本书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开创性的重新解读——既涉及印度、日本和中国,也包括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既讨论了棉纺织工业和煤炭工业的作用,也分析了科学、技术和国家的作用。 目录 致谢 缩略词表 第1章导论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走上不同道路之前的欧洲和亚洲 第2章印度与全球经济(1600-1800年) 第3章政治制度与经济生活 第二部分英国的不同选择 第4章欧洲对印度棉纺织品的反应 第5章国家与市场: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 第6章从棉纺织品到煤炭 第三部分印度的道路 第7章印度的科学技术(1600-1800年) 第8章19世纪初期印度的现代工业 第9章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