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小龙传(光荣与孤独)/小阅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日)四方田犬彦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李小龙,中国功夫的首位全球推广者、功夫片的开创者和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不仅在电影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电影明星,更是一位拥有自己独特哲学的武术家。这个在西方驰名的功夫之王,并不单单是一个好莱坞动作片演员。在1950年代的香港电影界,李小龙以天才童星的面目出道,以情节剧赚尽了观众的眼泪,少年时开始学习咏春拳法,60年代开始在好莱坞大展拳脚,成为功夫片之王。他短短32年的人生,如同一道疾风。在好莱坞,他因为亚洲面孔被歧视,在香港,又因为德国血统被视为异类。本书追溯了这位天才演员的生涯,分析了他的全部作品以及他跨越东西的独特哲学。 作者简介 四方田犬彦(1953— ),电影研究者、杂文与随笔作者、诗人。东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于东大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曾任明治学院大学教授,长期讲授电影学课程。目前潜心从事研究与写作。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研究与批评涉猎领域广泛,对文学、电影、漫画、戏剧、美食等文化现象长期关注,笔耕不辍。获伊藤整文学奖、桑原武夫学艺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多个奖项。著作140余部,已出版中文著作有《日本电影100年》(三联书店,2006)、《创新激情:一九八〇年以后的日本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论可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等。 目录 第一部 李小龙之前和之后 李小龙的一生 第二部 《金门女》 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电影界 《细路祥》和《苦海明灯》 从《慈母泪》到《人海孤鸿》 什么是童星 在美国修行武术 李小龙的写作活动 活跃在好莱坞 第三部 香港功夫电影的发展历程 《唐山大兄》——移民工人 《精武门》——抗日民族主义 《猛龙过江》——与西欧的对决 《龙争虎斗》——与好莱坞合作 《死亡游戏》——修复与神化 李小龙的行为方式 民族主义与香港的形象 李小龙之后 李小龙电影作品目录 注 后记 文库版后记 导语 李小龙既不完全是美国人,也不完全是中国人。他是东西方的桥梁,将中国功夫介绍给世界,他是搏斗专家和标志性的表演艺术家,对于武术和动作电影都做出了革新性的贡献。本书是日本重量级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以东亚视角全方位解读功夫巨星李小龙一生的传记作品。全书立足于童年、武术、民族、哲学等角度,讲述了李小龙从天才童星到好莱坞功夫片之王的32年,论述了他的全部影视作品。 后记 李小龙去世后,世界上 发生了许多事情。东欧发生 “颜色革命”,香港回归中国 ,美国的政治和社会更加混 沌。在此期间,他从未被遗 忘,而是渐渐被神化,有关 他的资料陆续公开出版。 从《龙争虎斗》在日本 首次上映时的小册子,到纪 念衬衫、在香港旺角街头购 买的传记漫画、在巴勒斯坦 购买的盗版VCD、坦桑尼亚 发行的纪念邮票等,我的房 间就像李小龙商品的展览会 。在学术领域,他似乎也非 常有人气。在中国和美国, 从文化研究到拉康风格的精 神分析、德里达风格的解构 论文,当代流行的理论似乎 一度想以这位杰出的天才为 对象,沉溺于抽象讨论。作 为从懂事起就去电影院看电 影的一代人,我只能唉声叹 气了。 在本书的开头详细提到 过,《布鲁斯·李还活着》 才应该是我的第一部著作, 在出版社倒闭、我自己的兴 趣转移到其他电影和文学上 的时候,我在不知不觉中忽 略了李小龙,等注意到的时 候已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 的我,比起《龙争虎斗》开 头的李小龙,反而更接近指 点他的高僧乔宏的年龄。但 我还未学成,觉悟之日还很 远。一听说周星驰的《功夫 》(2004)还在上映,我 就跑到东京的试映室,得知 20世纪60年代韩国和中国 香港合作的电影难得一起上 映,我就飞到了釜山。 本书的基础是2003年3月 至4月在香港电影资料馆进 行的调查活动。非常幸运, 能看到李小龙童年时代的大 部分演出作品、听取相关人 士的谈话,特别是从堪称香 港电影之父的罗卡那里得到 了宝贵的指点。回国后我马 上开始写作,但第二年在特 拉维夫、贝尔格莱德和科索 沃度过一年,非常遗憾,不 得不中断写作。2005年回 国重新开始工作,这次终于 完稿。本书将香港电影的作 品名称统一为粤语原名,并 在卷末的电影目录上附上了 部分英文名。 许多朋友借给我资料, 并给予宝贵的意见,在此深 表感谢。因为涉及很多方面 ,所以请允许我不公开姓名 。整理成书时,得到了晶文 社中川六平先生的帮助。感 谢年轻的舞蹈电影研究者濑 能旦先生为我们制作了图解 插图。 最后写上我的座右铭。 这是李小龙著作《截拳道》 中的一句话:只有热情才能 唤醒另一种热情。 四方田犬彦 2005年9月10日于神乐坂 精彩页 李小龙之前和之后 1973年9月,爵士乐评论家平冈正明与夏威夷一关岛中枢地带太平洋各民族独立活动家相识,在前往比基尼岛的途中访问了密克罗尼西亚最南端的马朱罗环礁。在这里,他们偶然一起看了一部让岛上居民欣喜若狂又沉浸于其中的电影。之后他写下了当时的感受: 7米宽的道路就像是浮在海面上的细长的环状绳子,右侧是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左侧是绚丽多彩、炫目的礁湖,电影院就在岛上的椰子林中。我为了躲避倾盆而下的暴雨,飞身进入电影院,映入眼帘的是《猛龙过江》。因为电力不足,画面显得有点苍白。雨停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全家坐着小卡车赶来的岛民全然不顾画面问题,每当李小龙打倒一个敌人时,便送上掌声、口哨声和欢呼声。打败查克·诺里斯的时候他们不禁高兴得手舞足蹈。为这样的画面忽喜忽忧的观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猛龙过江》曾于1972年年底在香港上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不过,此时这部电影尚未在美国正式上映,李小龙本人也未曾期待能够在欧美大受欢迎。在日本,信息更为落后,就连电影评论家也没有看过他出演的作品,甚至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尽管如此,从香港到东南亚,甚至环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李小龙的名字已经非常响亮。因为这些地方的电影市场中,华人的影响力占绝对优势。这里引用的文章虽然是平冈过了好多年后即1992年执笔写下的,但在日本还不知晓李小龙的年代,这篇文章成为日本观众在海外接触到李小龙出演的作品的重要证词。这里我们引用一条证据——山口淑子的证言。1974年为了制作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纪实节目,她访问了贝鲁特难民营。在“二战”前以艺名“李香兰”成为“满映”大明星的她,此时作为富士电视台节目《3点的你》主持人,一直活跃在第一线。她在当地遇到了供职于大使馆的日本空手道老师,了解到在阿拉伯地区格斗术非常盛行,其原因之一是电影。 据说在贝鲁特,三年前BIGBOSS等作品已成为长期上映的热门影片,《教父》的影响远不如这些作品。而且,观众们非常乐见“反派角色”是日本人,我感觉到日本人在阿拉伯的形象似乎开始变得有些微妙。 尽管如此,日本青年走在街上,当地人便会朝他们高喊着“空手道、柔道”,并摆出空手道的姿势,可见空手道是多么受欢迎。酒店服务员也许是为了答谢收到小费,突然拍了拍可乐的空瓶口,把瓶子的下半部分砸得粉碎一我也曾有过这种令人胆战心惊的经历。 BIGBOSS是指1971年在香港制作的李小龙的第一部功夫电影《唐山大兄》(日译片名《猛龙千钧一发》)。关于“功夫”这个词的意思,请参照本书第175页。山口的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该电影同年在贝鲁特公开上映,之后还持续放映了三年之久。实际上,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山口,将日本柔道家扮演反派角色的《精武门》(日译片名《猛龙的愤怒铁拳》)和该作品混为一谈了。但是,这在当前并不重要。这个证言说明的是两个决定性的事实,一是在因为以色列建国而被放逐他乡的巴勒斯坦人,以及把他们作为难民接受的约旦人之中,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电影受到了压倒性的欢迎。另一个事实是,他们的狂热是不分中国和日本,不论是李小龙的功夫还是日本的空手道和柔道,都被他们一同接受了。 这个问题之后再详细讨论。李小龙在香港出演功夫电影的时间只有1971年到1973年的短暂三年,且仅仅留下了四部作品。但在香港,这些作品一出立马受到追捧,每次新作登场都会刷新纪录。1973年,功夫电影在美国非常流行,尤其是李小龙出演的功夫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平冈和山口的证言表明:早在美国公映之前,李小龙出演的作品便已在当时被称为“第三世界”的世界各地上映,博得了狂热的人气。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