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是接近理性的吗?这是传统经济学为之辩护了上百年的假设,但真正动摇这一假设根基的是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尤其是它在金融投资领域的理论创新。透过这部通识读本,你可以俯瞰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完整图景,深度感受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内容推荐 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存在,能够有效地利用所得到的信息,并做出对个人有利的自私决定。但是,越来越多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相反,我们的决定常常会被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化:我们每天都会犯错;我们并不总是知道什么对自己最有利;即使知道,我们也可能没有自控力来实现优选的意图;我们常常会对危险的情况做出误判;我们容易从众,同伴的压力有时会导致我们盲目地模仿周围的人,尽管有时我们也通过模仿他人来快速学习新的、不熟悉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主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社会、个性、心情和情绪如何影响人们的决定。这些理论洞见不仅有助于理解金融投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政策;当然,人们也可能会受到越来越精明的营销策略的伤害。正如米歇尔·巴德利所总结的,行为经济学不仅改变了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视域,而且给金融投资和政策实践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致谢1 第一章 经济学与行为1 第二章 动机与激励8 第三章 社会生活19 第四章 快速思考34 第五章 风险选择49 第六章 如何看待时间67 第七章 性格、心境和情绪82 第八章 宏观经济中的行为100 第九章 经济行为与公共政策115 索引126 英文原文143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一个有价值的补充,非常适合聪明好学但对该领域所知有限的普通读者。米歇尔?巴德利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广泛概念、思想家、实验和启示。——巴顿?埃哲顿,《伦敦经济学院书评》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和学习行为经济学。同时,我也期待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对经济决策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行为经济学有更大的兴趣,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应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王湘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行为与组织实验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