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确定法律概念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吴国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不确定法律概念是成文法适应丰富多彩现实社会生活的技术手段,由于词汇比较模糊,其内涵和外延均不确定,只有借助于具体的个案事实才能明确其意义。司法实践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将这类不确定法律概念应用于具体个案。从裁判的视角看,是对实际案件具体法律问题的解决,从法律概念的角度观察,则属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本书的基本问题意识是,如何恰当地实现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特别是方法论方面的意义。本书聚焦于两大问题,分为上下篇。上篇是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论体系,包括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生成原因、类型及价值等;下篇是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各类方法,包括基本理论、具体化的要求、一般方法、法律解释和类型化。就其关系而言,上篇是下篇的基础和前提,而下篇才是本书所欲解决的核心和重难点问题。
作者简介
吴国喆,法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法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委法律顾问。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法学院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在《法学研究》《法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一一以善意取得和表见代理制度为中心考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合同法和侵权法。
目录
上篇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基本含义
第二节 本质属性
一、与确定概念之间只是一种量的相对差别
二、由核心和外围两部分构成
三、是法律概念不确定性的典型表现
第三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特征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三、多义性
四、灵活性
第二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近似概念
第一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一般条款
一、一般条款的认识论基础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与一般条款的关系
第二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
一、裁量与行政裁量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应用与行政裁量
第三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生成原因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变迁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一、人的认知能力具有相对局限性
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导致社会价值评价的不确定
三、立法者无法照顾单个人的具体情况
第二节 人类语言的不确定性
一、语言的模糊性
二、语言不确定性的根源
三、价值和功能
四、缺陷及其弥补
第四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分类
第一节 学理上的分类
一、经验性与规范性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
第二节 我国民法典中存在的不确定法律概念例示
一、数量比较类
二、程度类
三、时间类
四、情理类
五、伦理类
六、权益类
七、情境类
八、范围类
九、其他
第三节 民法典中不确定概念的语言学分类
一、根据模糊语言的范畴分类
二、根据语言模糊的生成机制分类
三、根据模糊词性分类
四、根据语言模糊程度区分
第五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价值
第一节 对成文法局限性的克服
一、成文法的技术性特点及其局限性
二、一定程度上可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消极影响
一、法律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丧失
二、与成文法的基本理念相冲突
三、可能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四、增大成文法的适用难度
五、加大法律解释的成本
下篇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价值补充
第六章 具体化的基点
第一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适用难题
一、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解分歧
二、价值评价的不确定
第二节 价值补充的基本含义和性质
一、价值补充的概念和特征
二、价值补充的性质
三、价值补充的具体任务
第三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法理意义
一、实现个案的具体正义
二、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三、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
第七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要求
第一节 遵循客观标准
一、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应避免个人化倾向
二、客观把握社会通常观念
第二节 共识性标准
第三节 充分说理
第四节 注意社会一般观念及伦理标准的变迁
第五节 遵从社会习惯
第八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具体化时的斟酌因素
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决定因素
二、立法者的立法意图
三、社会一般观念及道德伦理标准
四、生活常识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具体化时的利益衡量
一、利益衡量的特征
二、利益衡量适用的难题
三、对待利益衡量的消极态度
四、利益衡量的基本做法
第三节 司法实践的一些特殊方法
一、直接认定
二、依据专门机关的鉴定
三、视为
四、参考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节 具体化的方法示例:过失的认定
一、过失认定的核心:合理注意义务
二、危险性标准
三、理性人标准
四、经济成本效益标准
第九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方法——法律解释
第一节 传统司法三段论之弊及其克服
一、传统司法三段论之弊
二、法律推理的证成
第二节 外部证成中的不确定法律概念
一、外部证成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界定
二、追求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第三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解释的方法论
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功能
二、法律解释规准
三、法律解释规准的适用准则
第四节 民法不确定概念解释方法的实证分析
一、文义解释的优位及其适用边界
二、体系解释方法
三、目的解释方法
四、法律解释方法的融贯运作
第十章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方法——类型化
第一节 抽象概念式思维及其特性
一、抽象概念式思维定义
二、抽象概念式思维特性
第二节 类型的基本理论
一、类型的定义
二、类型的种类
三、类型的特性
第三节 类型化思维的基础理论
一、类型化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