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风传家/读史思廉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左连璧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家风是一个家族经过岁月的沉淀、世代的言传身教,从而形成的属于家族特有的优良风气,它体现着祖辈对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记录着来自远古的信仰。好的家风,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让一个家族经久不衰,让一个单位欣欣向荣,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本书结合史书文献中具有良好家风家教的一些名人事迹,多维度深刻地剖析了古代名人廉吏的优良家风,这些良好的家风家教放在今天依然可以为当代为官者如何教育后代提供经验。将这些故事重新讲述,倡导为官者要管好家人,严格约束家人,防患于未然,若真为子孙计,遗德不遗钱。 作者简介 左连璧,男,汉族,1951年12月12日生于辽宁省阜新市,曾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曾在人民法院岀版社出版《三国原来也是道德高地》(2015年12月),在辽宁人民岀版社出版《读史思廉》(2018年9月)。 目录 序言 遗德不遗钱 管好家人要来真的 “子贫母喜”为哪般 聚书以贻子孙 私人藏书对读者开放之先河 书籍“好之无伤也” 只把清白留后人 岳麓书院讲堂一瞥 须臾不离“忠恕”两个字 从“奉公不挠”看源氏家风 读张奂《诫兄子书》 为官纵妻贻害大 恶劣家风酿祸端 美德传后的启示 “一”字面前有远见 廉吏抵制“任人唯亲”之启示 傅昭巧拒礼 古人劝学有讲究 “以官物遗我”不喜反忧 漫话“一字师” 列之绘素,目睹而躬行 成语中的西汉廷尉众生相 曹操为《孙子兵法》写序作注 漫话石经 古人强化记忆有妙招 范晔自述《后汉书》的论与赞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受一方之寄,岂可不劳 常怀“为民之一心” 守住清平明察至 为政当志在必为 官得其人,民方妥安 厚德载物 万古官箴“两为耻” 为政常思“忠、信、敢” 生亦清廉,死亦淡泊——武侯墓观瞻记 实话实说,魅力无穷 古代官员问政趣事 “无一刻离书”的亭林先生 编蒲抄书终成器 古人专注读书二三事 借书攻读终成才 树叶上写就的传世之作《辍耕录》 马背囊中孕“鬼才” 古代读书人的别号颇有情趣 诸葛亮与“四友”的读书情志 品味唐诗里的“括图书” 读书妙招“三”字里藏 刘备遗诏教子多读书 家诫书 王修教子情意长 秉公绝私藉“五德” 永久奋斗不停歇 古人苦学的标志性形象集锦 巧藉亮光苦读书 诸葛亮子孙皆英烈 至理名言启后人 孔明“自夸”谨慎而已 诸葛亮事必躬亲辩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五丈原诸葛亮庙游记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由赵云之子临阵战死说开去 隐士教子 别有洞天 吕飞鹏教子有方 序言 2022年10月16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 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指出:“坚持党性党风党 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 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 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浩然正气。”这是习近 平总书记再一次引用中国古 代典籍中的古语,谈拒腐防 变问题,教育我们的干部要 廉洁从政、廉洁为官。 可以说,了解我国古代 优秀廉政文化,可以给人以 深刻启迪,从精神层面循循 导入,培养崇德尚廉、崇廉 拒腐的精神,在心底牢牢筑 起一道反腐败的思想防线。 秉承这一理念,本书作者通 过阅读多部典籍,剖析多个 廉吏的心路与事迹,写出了 多篇赞美清廉、鞭笞贪贿的 文章。2018年9月、2021年 2月,作者曾出版文集《读 史思廉》与《历史的镜像》 。几年来,这两部文集,尤 其是《读史思廉》,受到好 多单位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普遍认为书中的文章短小, 易看好读,以史为鉴,读史 明智,说古论今,启人思考 ,是开展廉政教育的很好的 辅助读物。 现在笔者将近年来所写 的文章重新整合,最终编辑 成这套“读史思廉”系列丛书 ,共有四部,分别是《廉洁 为官》《清风传家》《直官 断案》《公允判牍》,再次 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以此 能为弘扬古代优秀廉政文化 ,促进当代反腐倡廉建设, 添砖加瓦,再出一把力。 导语 《读史思廉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了解我国古代优秀廉政文化的通俗读物。按照主题分为四部,分别是《廉洁为官》《清风传家》《直官断案》《公允判牍》。 《清风传家》是一部历史类通俗读物,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多位清官和廉官严谨治家的故事,展现了他们清廉、淡泊、清正的优良家风。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他们清正严谨的治家理念,放到今天依然对如何教育子女,以清风传家,培养良好家风,带动清廉政风不无裨益。书中从历史资料和文献中进行发掘探索,将中国历史上清官名臣树立良好家风的事迹集中讲述井发扬光大,弘扬了传清正家风、扬淡泊家风、守廉洁家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精彩页 唐代开元年间的宰相张嘉贞,学识渊博,决断敏速,清廉自守,治政严肃,深受官吏的敬畏,堪称一代名相。然而,读《旧唐书·张嘉贞传》,给人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他的累累政绩,而是他对于自己为什么一生清廉不贪不占的诠释。 《张嘉贞传》载:“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这段话的大意是,张嘉贞虽然官至宰相,但从不经营田园家宅。面对他人的劝说,他答道:“我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就不用担心饥寒。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产,也会被抄没。士大夫常常喜欢置办田宅,死后都给不肖子孙做了酒色之资。我才不干这种蠢事!” 古代廉吏类似张嘉贞的上述语言多的是,但掏心掏肺,说得如此实在与直白,如此透彻与细腻,张嘉贞可谓无人能比。剖析张嘉贞的语言,他依次递进地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用不着。只要身体无恙,高官当着,厚禄拿着,这辈子衣食是用不着发愁的,根本就用不着自己又是忙于做官又是经营产业。二是保不住。如果当官不尽职尽责,或是犯了罪,即使私下经营产业收获再丰,积累财富再多,到时候也都要被查抄了去,产业再多又有什么用处?三是贻害后代。纵观以往的士大夫们,经营产业家产殷富者大有其人,其结果还不是自己死了以后,那些财产都被晚辈不肖子孙当作了无度挥霍之资。正是有如此深邃之见,张嘉贞的家风淳、教子严,使得张氏家族世代昌盛,其子张延赏、其孙张弘清也官至宰相。唐代文学家李肇称:“张氏嘉贞生延赏,延赏生弘清,国朝以来,祖孙三代为相,惟此一家。”《旧唐书·张延赏传》载:“时号‘三相张氏’。”固然不能仅以世代得做高官,就对张嘉贞的上述论述褒奖有加,但总比那些后代子孙凭借先人的大笔遗财胡作非为瞎折腾,害人害己害社会,要好得多吧? 张嘉贞的上述论述,用不着任何修饰,拿到今天来也照样管用。为官一定要清廉干净,从维护国家和党的利益,从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从大的方面讲,那都是必须的。其实,从个人、家庭和子孙后辈讲,即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扪心揣度,为官也一定要清廉干净。用不着、保不住、贻害后代,张嘉贞的三个论点,还是很有道理的。现今不论官职大小,薪水虽然不多还是够花的,直至退休也都是有保障的,于薪水之外再去伸手贪贿,且又贪得无厌,实在没有那个必要。那些大小老虎硕鼠,昨日还是家产万贯,东窗事发被查被抄,一夜之间原本的家产家资,全都充当了贪腐的罪证。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至于为子孙后辈留点啥,“遗钱不如遗德”,古训早已有之。汉代的太子太傅疏广,就说过“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张嘉贞又一次论证了留钱留财的弊端,可谓振聋发聩。如真想为子孙计,不妨好好学学张嘉贞,留下一个清廉干净的好形象、好品德、好智慧。果真如此,后世的昌盛是必然的,谁想挡都挡不住。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