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扎实的历史研究和事实叙述、细腻入神的笔法,将英国和美国高尔夫运动领军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详细描述了世界知名高尔夫球手哈里·瓦登的出身、家庭、成长、挫折、磨练、球艺和心理因素,探讨了他如何从一名家佣和球童,成为高尔夫球史上的传奇人物。作者成功复原了1913年美国公开赛这一场名副其实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比赛”的四轮比赛和加时赛实况,从历史人物入手,回顾了现代高尔夫运动在英国的起源和在北美大陆的传播,揭示了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超越英国,成为高尔夫运动超级大国的历史进程。 希望中国广大的高尔夫爱好者和青少年,能够通过阅读《历史上最伟大的比赛》一书,了解现代高尔夫运动的起源,通过世界顶级高尔夫球手奋斗成长的励志故事,激励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争取成为中国高尔夫球界的第一个威梅特! 作者简介 马克·弗罗斯特(Mark Frost),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和导演,曾经编写电视系列片《双峰》《神奇四侠》等。2002年出版《历史上的最伟大的比赛》一书,并改编成电影《果岭争雄》。之后,弗罗斯特发表了《对决:高尔夫自此改变》和《大满贯》两本高尔夫历史小说。 目录 第一部分 弗朗西斯和哈里 弗朗西斯 哈里 1900年 球童 球杆之王 业余球手 深渊 美国本土球员的崛起 复活 花园城 1913年9月2日,花园城高尔夫俱乐部 哈里和泰德的非凡冒险 第二部分 1913年美国公开赛 起跑线 星期二:第一天资格赛 星期三:次轮资格赛 星期四:正赛首轮 星期五:正赛第二天 星期五下午:后九洞 星期六:延长赛 第三部分 后记 1913年9月至1914年6月 人物简介 致谢 有关本书文字 序言 威梅特、乡村俱乐部 和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比 赛 邢文军 2022年6月16—19日, 第122届美国公开赛第四 次回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布 鲁克莱恩市著名的乡村俱 乐部(The Country Club )。经过激烈的四轮比赛 ,英国选手马特·菲兹帕 特里克(Matt Fitzpatrick )以一杆优势,打败美国 选手威尔·扎拉托里斯( Will Zalatoris),获得冠 军。菲兹帕特里克继金熊 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之后,成为历 史上第二位在同一球场上 获得美国业余公开赛冠军 和美国公开赛冠军的选手 。1961年,尼克劳斯在 圆石滩(Pebble Beach) 高尔夫俱乐部赢得他第二 个美国业余公开赛冠军, 1972年,再次在圆石滩 赢得他的第三个美国公开 赛冠军。2013年,18岁 的菲兹帕特里克在乡村俱 乐部获得美国业余公开赛 冠军。2022年在乡村俱 乐部举办的美国公开赛, 是继1913年、1963年和 1988年三届之后,第一 次没有加时赛,在决赛轮 决出冠亚军的。 位于波士顿郊区的高 尔夫乡村俱乐部成立于 1893年,开始只有6个洞 。1894年,作为美国高 尔夫运动的先驱之一,乡 村俱乐部参加了首届全美 俱乐部联赛。联赛期间, 与辛尼科克山(1891) 、芝加哥(1892)、纽 约州扬克斯的圣安德鲁斯 (1888),以及罗德岛 新港(1893)乡村高尔 夫俱乐部联手,成立了美 国业余高尔夫协会。不久 ,该组织更名为美国高尔 夫协会(United States Golf Association,简称 15SGA,以下简称美高协 ),成为美国高尔夫运动 的管理机构。次年,也就 是1895年,美高协在新 港举办了首届美国公开赛 。 乡村俱乐部实际上早 在1882年就已经建立。 俱乐部最初并不是为了高 尔夫,而是为了举办赛马 。私人建设者在19世纪 60年代购置了100英亩土 地,在中心区建了一座半 英里的赛马场,称为克莱 德公园。乡村俱乐部成立 后,采用法人和会员治理 机构管理。赛马比赛迎来 了众多数英里之外的观众 ,每人50美分的门票给俱 乐部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有了足够的资金,俱乐部 逐渐增加了射击、射箭、 网球、马球、滑冰和冰壶 等运动设施。1893年, 俱乐部的几位会员修建了 一个6个洞的高尔夫球场 ,几年后球场扩大为9洞 。俱乐部在公路旁高地之 上,建设了一座简易两层 楼房和酒店,酒店俯瞰公 园和赛马场,成为今天的 高尔夫俱乐部会所。私立 乡村俱乐部迅速吸引了一 大批波士顿上层人士,他 们纷纷成为会员。 美高协成立之后,自 1895年开始举办美国高 尔夫公开赛。但直到 1910年,公开赛的冠军 几乎全部由来自苏格兰和 英格兰的英国选手或移民 囊括。乡村俱乐部的出名 ,源于1913年第19届美 国公开赛。那年,一位年 仅20岁的高尔夫业余球手 弗朗西斯·威梅特 (Francis Ouimet),在 10岁球童埃迪·洛厄里 (Eddy Lowry)的协助下 ,打败了世界顶级职业高 尔夫球手、来自英国的哈 里·瓦登(Harry Vardon )和泰德·瑞(Ted Ray) ,历史上第一位土生土长 的美国业余球手赢得了美 国公开赛。 凡是看过《果岭争雄 》影片的人们,都会记得 1913年美国公开赛这一 高尔夫球历史上激动人心 的励志故事。《果岭争雄 》由原作者马克·弗罗斯 特(.Mark Frost)根据 他2002年的原著《历史 上最伟大的比赛》(The Greatest Game Ever Played)一书改编,由比 尔·帕克斯顿(Bill Paxton )执导,斯蒂芬·迪兰 (Stephen Dillane)和希 亚·拉博夫(Shia LaBeouf 。)主演。影片由沃尔特 ·迪斯尼(Walt Disney) 公司制作,自2005年9月 30日起在美国上映。 迪斯尼120分钟的《果 岭争雄》,从高尔夫的历 史、人物、励志、比赛和 高尔夫文化等各个层面来 看,远不如近500页的原 著来得精彩和扣人心弦。 弗罗斯特2002年出版的 原作,书名为《历史上最 伟大的比赛》,副标题为 :“哈里·瓦登、弗朗西斯· 威梅特和现代高尔夫的诞 生”。弗罗斯特以他扎实 的历史研究和事实叙述, 细腻入神的笔法,将英国 和美国高尔夫运动领军人 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 如生、跃然纸上。作者详 细描述了世界知名高尔夫 球手瓦登的出身、家庭、 成长、挫折、磨练、球艺 和心理因素,探讨他如何 从一名家佣和球童,成为 高尔夫球史上的传奇人物 。作者成功复原了1913 年美国公开赛这一名副其 实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比 赛”的四轮比赛和加时赛 实况,从历史人物人手, 回顾了现代高尔夫运动在 英国的起源和在北美大陆 的传播,揭示了美国在20 世纪初开始超越英国,成 为高尔夫运动超级大国的 历史进程。 1870年,哈里·瓦登出 生于英国的泽西岛,父亲 是造船厂工人,由于蒸汽 机的出现,使木制船舶的 生意一夜崩溃,父亲只能 以打零工维持生计。瓦登 7岁那年,皇家泽西高尔 夫俱乐部开建,一家人被 迫从球场所在地搬到城外 的棚户区。第二年,为了 补贴家庭的开支,瓦登到 刚开业的高尔夫俱乐部当 球童,8岁的少年被高尔 夫深深吸引,和弟弟自制 高尔夫球杆,用玻璃球当 高尔夫球,每天晚上练习 挥杆 导语 迪士尼经典影片《果岭英雄》原著,鼓舞千万人创造人生奇迹的励志文字。 从球童到美国公开赛冠军,他打破了高尔夫的传统,更激励着无数人创造自己的命运。 从四天的比赛到跨越百年的现代高尔夫发展史,他们展示了体育精神的真正精髓。 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勇气、热情与坚韧,同样可以成为自己的冠军。 后记 1913年9月至1914年6 月 在弗朗西斯获胜的前 两天和获胜后的几天里, “威梅特”这个名字在全美 电报和电缆中使用频次最 高,它频繁地出现在大西 洋两岸电报员的桌上,只 要敲出三个长摩尔斯电码 横线,即代表威梅特 (Ouimet)第一个字母O ,大家就知道是在说谁了 。三周前,伯纳德·达尔 文在花园城第一次通过海 底电缆,将威梅特的名字 发到了大洋彼岸。现在看 来,他对这位美国年轻人 将取得成功的预测更像是 预言。 9月21日周日的《纽约 时报》头版,刊登了一篇 关于高尔夫运动及其年轻 冠军的报道,这在该报历 史上尚属首次,美国、英 国和西欧的所有主要报纸 纷纷效仿。套用美国独立 战争的名句,它们把延长 赛上制胜的一击,称为“ 响彻全世界的枪声”。没 想到是,弗朗西斯对身前 小球的一击,在一天内使 高尔夫令全美瞩目,引起 前所未有的高尔夫热潮, 并将永不退却。 周六晚上,弗朗西斯 确实去了波士顿和朋友们 共进晚餐,原因也许只是 为了躲避很多找到家里的 球迷和祝福者。在波伊尔 斯顿街的一家咖啡馆吃过 晚饭后,年轻人在市中心 的殖民地剧院,观看了一 场百老汇巡演喜剧《快乐 的烈士》。幕间休息时, 有观众认出了弗朗西斯, 一位演员在第二幕开始前 ,宣布了他在场的消息, 观众纷纷起立为他鼓掌, 弗朗西斯不好意思地站起 来致谢。终其一生,公众 的认可总让他深感不安。 第二天,波士顿的天 气大幅改善,气温开始回 升。乡村俱乐部的会员为 庆祝弗朗西斯的胜利,在 周日举行了一天的活动。 弗朗西斯像往常一样早起 ,吃了母亲和妹妹做的丰 盛早餐,然后从家走到球 场练了几杆,大约11点左 右加入派对,庆祝活动持 续了一整天。伯纳德·达 尔文抓住机会,和新晋冠 军在会所里坐下来单独聊 了聊,发现他和三周前在 科尼岛遇到的那个谦逊的 年轻人并无二致。在那个 金色的周日下午,弗朗西 斯一改昨日的严肃与坚韧 ,显得轻松自在。他一再 向达尔文重申,他打算永 远保持业余球手身份,职 业生涯并不适合他,他不 仅准备在商界做出一番事 业,而且打赢全美业余锦 标赛依然是他最大的抱负 。那天在场的许多成年人 都在喝酒,距离法定饮酒 年龄还有八个月的弗朗西 斯,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 着名为“马脖子”的姜味柠 檬混合饮料。 正如泰德·瑞预测,弗 朗西斯的生活将发生彻底 转变,迹象很快出现。星 期天当天,乡村俱乐部的 管理人员向大家宣布,他 们已经决定允许弗朗西斯 来年在球场免费打球。几 分钟后,波士顿地区其他 六家私人俱乐部也不甘示 弱,纷纷向他颁发了同样 的荣誉会员资格。当天, 弗朗西斯前往他的主场伍 德兰参加了一个简短的招 待会,整个会所都挂起了 锦旗,上面写着:“对手 威梅特,他属于我们!” 老朋友们纷纷以礼相赠, 并以英雄般的礼遇欢迎他 。 周日晚上回家,弗朗 西斯发现东北部各地的记 者已蜂拥而至。《波士顿 环球报》在周一的头版上 ,刊登了一篇关于新晋冠 军及其家庭生活的特稿, 并附上了他们位于克莱德 街的家及其母亲、弟弟和 妹妹的照片。家人为弗朗 西斯感到兴奋与骄傲的心 情溢于言表,但他父亲亚 瑟的缺席引人注目。妹妹 露易丝正在练习从速记学 校学到的技能,守在家里 的电话旁,高效地记下大 量的来电信息与请求。当 天,送电报的孩子们快把 他家大门踩烂了,他们送 来了来自全国各地杰出运 动员和达官贵人的贺信, 弗朗西斯礼貌地给每个人 都亲笔回了信。来信中, 弗朗西斯最珍视的有两封 :一封来自波士顿市长约 翰·F.菲茨杰拉德,他是 约翰·F.肯尼迪的外祖父 ;另一封来自周二资格赛 中一眼相中弗朗西斯的美 国前总统威廉·霍华德·塔 夫脱。 冠军待遇持续升温。 周日,乔治·赖特打电话 来,告诉弗朗西斯周一不 用上班,并决定再给他一 周带薪假期,立即生效。 当天晚些时候,弗朗西斯 得知自己在最后一刻,被 任命为马萨诸塞州莱斯利 杯五人战队的一员。莱斯 利杯是一项马萨诸塞州、 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顶 级业余球员参与角逐的年 度赛事,比赛定于下周末 在乡村俱乐部举行。这一 消息令人振奋,它意味着 在比赛期间,弗朗西斯将 与纽约队队长杰里·特拉 弗斯交手,这将是美国高 球史上首次迎来全美业余 赛冠军与美国公开赛冠军 的巅峰对决。 周日上午,《波士顿 环球报》的记者到埃迪· 洛厄里家里采访,称他是 “全牛顿最令人羡慕、最 幸运的男孩”。确认记者 不是逃学监事后,埃迪、 哥哥杰克和他们的母亲邀 请记者进屋,并向他独家 爆料了洛厄里家热闹的日 常生活。《波士顿环球报 》周日头版的一份专题报 道称,那位冷酷无情的监 事贾维特仍在追查埃迪( 第二天,这位监事终于逮 着埃迪了,但他的名声之 高已经无法对他施以处罚 )。记者在文中援引埃迪 的话说:“我知道弗朗西 斯会赢得冠军,因为过去 三年我一直关注他的比赛 ,而且下周,他还会赢得 莱斯利杯,没有人能打败 他。”他听上去就像是一 位深谙高尔夫的 书评(媒体评论) 得知中国广大的高尔 夫球迷和球手将阅读欣赏 《历史上最伟大的比赛》 一书,我十分高兴,这本 书所写的故事,曾经鼓舞 了世界各地的高尔夫球手 。希望你们在回顾高尔夫 历史上这一不可或缺的篇 章时,能够和我当初把它 呈现给现代读者时一样, 感到振奋人心。顺致最诚 挚的问候,并祝打球愉快 ! ——《历史上最伟大 的比赛》原著作者 马克· 弗罗斯特 威梅特先生1913年的 胜利,改变了高尔夫运动 的历史。威梅特的故事告 诉我们,坚定的信心和艰 苦的努力可以将你带往成 功之路。 ——弗朗西斯·威梅特 奖学基金会执行主任 科 林·麦圭尔 美国对高尔夫的狂热 来源于一人、一天和一地 。 这个人是20岁的弗朗 西斯·威梅特,一位业余 高尔夫球手,参加了第19 届美国公开赛;这一天是 周六,1913年9月20日; 地点是马萨诸塞州布莱克 莱恩市乡村高尔夫俱乐部 ,位处威梅特一家房屋的 对面。 ——布鲁克莱恩乡村 高尔夫俱乐部历史学家 弗里德里克·沃特曼 精彩页 弗朗西斯 故事的开端恰如一个简单的童话。 在草地上逡巡探索的小男孩喜获至宝:一颗洁白无瑕、浑圆无损的小白球,球面上印有“瓦登飞行者”字样。飞行者这个名字,令人自信,充满幻想,深深地烙进男孩幼小的心灵。七岁的弗朗西斯-威梅特匆匆跑回家,把小白球藏进他的宝物箱一一个干瘪的饼干盒,里面藏着他日益增加的财富,“瓦登飞行者”立刻成了这盒宝藏里的珍品。这颗天赐之礼,来自一位名叫“瓦登”的未知之神。 俗话说,出生决定命运。但对弗朗西斯·威梅特来说,命运来自一座房子。1893年,弗朗西斯·德赛莱斯·威梅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郊安静的布鲁克莱恩区。出生那天,恰好是哈里·瓦登生日的前一天,23岁的瓦登第一次打进英国公开赛。四年后,威梅特的父亲在乡村俱乐部对面尘土飞扬的克莱德街上,买下了一栋两层楼的隔板房。 亚瑟·威梅特是一位法裔天主教移民,来自加拿大,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为乡村俱乐部的富人会员当马车夫或园丁。亚瑟祖辈六代世居魁北克,他是第一个逃离蒙特利尔的家族成员,为了免遭当地英国新教徒的压迫,到美国追梦。然而,现实生活让他心碎。19世纪,波士顿上流社会的阶级偏见既微妙又深刻,波士顿人将来自北方的移民称为“法国佬”。这座城市来自爱尔兰的第二代移民,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结果卑躬屈膝的工作留给了“法国佬”。没有受过教育、操着一口浓重魁北克口音的亚瑟,只身来到马萨诸塞,不得不靠繁重的体力活维持生计。 在布鲁克莱恩以微薄收入勉强立足后,28岁的亚瑟坠入爱河,娶了美丽的爱尔兰姑娘玛丽·马奥尼为妻。三年后,玛丽死于难产,仅10周后,他们体弱多病的孩子,以亚瑟父亲之名命名的约瑟夫也随她去了。可怜的亚瑟深受双重打击,从此性情变得冷酷、暴躁。1888年,亚瑟再婚,娶了另一位爱尔兰移民后裔,布鲁克莱恩土生土长的27岁姑娘玛丽·艾伦·伯克。玛丽是一个热情、有爱心和无限耐心的女人,但对亚瑟来说,第二次婚姻更多是为了巩固经济地位,组建家庭充满了19世纪的务实气息,毫无浪漫可言。婚后八年,玛丽为亚瑟生了四个孩子:长子威尔弗雷德,小三岁的弗朗西斯,女儿露易丝,以及出生在克莱德街新房里的幼子雷蒙德。尽管深受重陷赤贫的梦魇困扰,亚瑟还是存了些钱,并买下新房后面的一片空地用来养鸡、种菜、挖井吃水。亚瑟反复向孩子们灌输,要为家庭福利作出贡献,大儿子威尔弗雷德在搬进新家后不久,就开始在乡村俱乐部当球童,补贴家用。 克莱德街的房子,位于乡村俱乐部第17洞球道和果岭的正对面。弗朗西斯每天醒来,就能从二楼卧室窗户,望见球场的美景。搬进新家不久,母亲发现,四岁的弗朗西斯经常站在街对面,透过一排山毛榉树,观看球道上球员们的活动。不知怎地,从第一眼开始,弗朗西斯就对这项运动着了迷,即便到了后来,他也无法解释,高尔夫怎么就如此轻而易举地俘获了他的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弗朗西斯是美国高尔夫的一号球迷,他的成长伴随着这项运动在美国的兴起。小男孩与高尔夫的早期轶事,颇有密西西比河“船夫之王”迈克·芬克或伐木大力士保罗·班扬的传奇色彩。在家人的记忆里,弗朗西斯刚长到和哥哥手里的第一支高尔夫球杆——一支截短的1号木——一般高时,就吵着闹着要那支杆,得手后,便成日没完没了地在后院挥舞它。第二年,弗朗西斯开始在只有一间教室的普特勒姆小学上学,并发现了一条穿越乡村俱乐部球道去学校的捷径。很快,弗朗西斯练就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本领,在每天上下学的路上,捡拾丢失的高尔夫球。到七岁时,他那只藏在床底的旧姜饼盒里,已经积累了可观数量的财富。 克莱德街家门前的泥路上行人不多,弗朗西斯和威尔弗雷德在路上开启了挥杆生涯。他们在两个相距100码的街灯底部用靴子后跟挖洞,然后在两洞之间不停地来回击球。在成为真正的球员之前,他们先当了一把球场造型师。父亲为维系园艺零工,新置了一台割草机,孩子们趁亚瑟外出打工,用割草机在屋后杂草丛生的草场上,开辟了一个简单的3洞球场。 1号洞长约100码(1码约等于0.9144米,后同),开球需要跨越一条小溪,才能将小白球安全地送上一座小小的椭圆形果岭,挑战不小。紧接着是一个50码的三杆洞,能让两人稍微喘口气。第三洞重新折回,球道穿过小溪,延伸至自家后院的一座圆形果岭。由于常常踩踏,果岭很快变成秃头,草也不用割了。他们把厨房里的空罐头盒拿来做洞杯,打球的仅有装备,是威尔弗雷德的那支1号木和弗朗西斯捡来的球。在房后球场打球危险丛丛,狭窄的球道两旁遍布障碍,到处是沼泽、砾坑、湿地、杂草。这对于两人击球的精准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稍有偏差,小白球就会葬身荒草,一去无影,所幸乡村俱乐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给。弗朗西斯后来说,在如此原始野性的球场开启挥杆生涯,对他来说,日后所打的每一座真正的球场,无论球道多粗糙,果岭多斑驳,都像白宫的草坪和绿绒布台球桌面一样精致平滑。 弗朗西斯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