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明珠,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记载的内容非常广泛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也涉及社会各阶层如天子、公卿、士大夫、平民百姓,还包括各类社会职业,如游侠、刺客、守门、屠夫等。《史记》以其包罗万象的记载,为读者呈现了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演变和身处其中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史记》原书共一百三十篇,本书是《史记》的节选版,精选《史记》中的经典篇目,在保留原著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从原著五十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加以删减,改写成十多万字,并采用现代白话表述,实现读者与古典名著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目录 第一章 五帝本纪 第二章 夏本纪 第三章 殷本纪 第四章 周本纪 第五章 秦本纪 第六章 秦始皇本纪 第七章 项羽本纪 第八章 高祖本纪 第九章 吕太后本纪 第十章 孝文本纪 第十一章 吴太伯世家 第十二章 齐太公世家 第十三章 燕召公世家 第十四章 晋世家 第十五章 楚世家 第十六章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七章 赵世家 第十八章 魏世家 第十九章 孔子世家 第二十章 陈涉世家 第二十一章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二章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章 留侯世家 第二十四章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五章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六章 伯夷列传 第二十七章 管晏列传 第二十八章 老子韩非列传 第二十九章 孙子吴起列传 第三十章 伍子胥列传 第三十一章 苏秦列传 第三十二章 张仪列传 第三十三章 白起王翦列传 第三十四章 孟尝君列传 第三十五章 平原君列传 第三十六章 魏公子列传 第三十七章 范雎列传 第三十八章 屈原列传 第三十九章 吕不韦列传 第四十章 刺客列传 第四十一章 李斯列传 第四十二章 淮阴侯列传 第四十三章 晁错列传 第四十四章 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五章 卫将军骠骑列传 第四十六章 滑稽列传 序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 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自黄 帝下至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 史。 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史学 家、文学家。在给友人的书 信中,他说自己写作《史记 》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年轻时离开首都长安, 游历名山大川,了解风土人 情,搜集名人逸事,为日后 写作《史记》积累了大量素 材。司马迁的父亲长期担任 太史令,熟稔史实,想要撰 写一部史书,最终抱憾而终 。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志, 发愤著书,以惊人的毅力完 成了《史记》的创作,不久 就去世了。 《史记》博大精深,分 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 百三十篇,五十余万字。司 马迁创制出以人物传记为中 心的纪传体体例,为后世史 家所继承,成为后世“正史” 的典范。本纪记述帝王及王 朝的事迹,是全书的提纲; 表是用表格的形式简列世系 和史事;书用来记述制度, 包括天文历法、礼乐制度、 社会经济、山川地理等;世 家主要叙述王侯贵戚的事迹 ;列传则是记述各种杰出人 物的事迹及周边民族的历史 。《史记》经纬纵横,各部 分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组 织严密的有机整体。 《史记》不但具有重要 的历史学地位,而且是一部 优秀的文学巨著,鲁迅先生 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史记》 继承了我国历史上史官秉笔 直书的优良传统,“不虚美 ,不隐恶”,将上自王公贵 族下至三教九流的事迹皆采 选入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 生活,体现了作者平等的进 步史观。对于帝王和英雄人 物的缺点,司马迁巧妙地采 用“互见”的写法,将其在其 他篇章中予以体现。《史记 》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 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栩 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如喑呜 叱咤的项羽、忍辱偷生的韩 信、慷慨悲歌的荆轲……给 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史记》的语言浅白但不失韵 味,其中一些如“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已经成为成语,“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 鸿鹄之志”等也成为千古流 传的名言,丰富了我国的语 言宝库。 为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好 地理解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名 著,我们做了如下编辑工作 :首先,在保留原著基本结 构的基础上,将原著五十多 万字的鸿篇巨制加以删减, 改写成十多万字;其次,全 文采用现代白话表述,实现 读者与古典名著之间的零距 离接触;再次,本书配以二 十余幅精美的彩色插图,图 文并茂,相得益彰。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能够为青少年读者打开一扇 窗,帮助他们了解并最终爱 上中国传统文化。 导语 孩子看得懂的《史记》,选取原著中的精华,用现代白话表述,实现读者与古典名著的零距离接触; 将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鲜活地呈现在面前,加深读者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丰富读者的文化底蕴; 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合理改写,并按照原著篇目顺序编排,语言通俗而不失本韵。 手绘彩色插图既精美又色彩丰富,增加了阅读趣味,让阅读更有吸引力。 精彩页 轩辕黄帝 黄帝是少典之子,复姓公孙,名轩辕。他生来就神奇不凡,在襁褓中便能说话,年幼时才思敏捷,长大后敦厚灵巧,成人后聪明绝顶。 轩辕时,神农氏衰落,各路诸侯为争夺地盘相互争战,祸害百姓。 这时,轩辕开始演练士兵,征讨那些不服从神农氏的诸侯。经过长期斗争,各路诸侯都来归顺,只有蚩尤最为暴虐,轩辕也一时没能征服他的部族。 炎帝为了进一步扩张势力,不断欺凌弱小诸侯。这些小诸侯纷纷归顺轩辕。于是轩辕开始实施德政,训练士兵,治理环境,种植五谷,发展农业,安抚民众。轩辕教熊、罴、貔、貅、驱、虎作战,组成了六路强大的军队,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轩辕得志。 蚩尤作乱。轩辕向诸侯征兵,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轩辕将蚩尤擒获、斩首。 轩辕德布四海,威震天下,功高盖世,诸侯拥戴他为天子,以取代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顺从的,黄帝就去征讨他。黄帝勤勤恳恳治理天下,选贤任能,开山通路,从来没有享受过清闲生活。 黄帝的正妃是嫘祖,嫘祖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器,一个是昌意。昌意娶了昌仆,昌仆生下高阳。黄帝崩逝以后,他的孙子高阳做了天子,这就是帝颛顼。 帝颛顼 帝额顼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着冷静、有谋略,通达而知事理。他根据不同地域的条件发展生产,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他教化人民,使四方归服。 帝颛顼的儿子叫穷蝉。帝颛顼崩逝以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做了天子。高辛就是帝喾。 帝喾 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 高辛生来不凡,一出生就叫出自己的名字。他广施恩泽,却从不顾自身。他聪明智慧,能了解远处的事情;他睿智明达,能明察微小的事物。他顺应天意,体察民情,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他涵养德性,为天下人信服。 帝喾娶了陈锋氏女,又娶了嫩訾氏女。娵营氏女生下儿子挚,陈锋氏女生下儿子放勋。帝喾崩逝,挚即位。挚在位时,治理得不好。弟弟放勋即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 帝尧,名放勋。 尧帝时洪水肆虐,尧问四岳:“洪水滔天,百姓困苦,谁能治理?”四岳说鲧可以。尧帝派鲧去治水。但过了九年,鲧治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尧年老时,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贤能者,问群臣:“谁可以继承帝业?群臣为我举荐一人,无论贫穷贵贱,只要德能超群即可。”群臣奏道:“在民间有一个人可以,叫虞舜。”尧说:“那就试一试他!” 为了考察舜的德行,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尧还派舜推行德教,以考察他的政治能力。于是,舜教导人们遵循五常,百姓都能准从五常。尧更加欣赏舜,又让他管理百官。官员们在舜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工作。尧又让舜接待四方宾客。舜将接待仪式安排得隆重、肃穆,赢得四方宾客的崇敬。尧为了进一步考验舜的智慧、勇气和体力,命他穿行深山,横渡江河。舜在历险途中,即使遇到暴风雷雨,也能辨别方向而不迷失。尧认为舜的品格与才智已经超凡入圣,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舜。舜推辞不能胜任。最终,舜接受了摄政之权。于是,帝尧退位,命令舜代为行使天子政令。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