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童年最重要的事(建立安全依恋)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托德老师//董一诺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本书主要针对0~6岁孩子的父母,分享了依恋的重要性,依恋关系理论的诞生过程,与孩子建立或者修复依恋关系的方法,以及父母如何修复自身的依恋关系,是一本关于依恋关系的心理学科普图书。本书可以帮助更多的父母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行为,指导父母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生命早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涂上明亮的人生底色。
作者简介
托德老师,本名郭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心理学博士。拥有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临床咨询时数超过5000小时。
心理学科普平台“托德学院”创始人,儿童、青少年问题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科学声音”科普联盟成员。
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与科普工作,曾担任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特聘心理治疗教练,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湖南卫视特聘儿童心理专家,广铁集团、菲亚特、中国联通等企业特聘心理导师。2008年汶川大地震首批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中国博爱奖章”获得者。
2016年在喜马拉雅FM开设精品付费课程《托德老师讲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近300万人次收听,成为深受广大80、90后父母欢迎的儿童心理类节目。
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第一部分 认识依恋
第1章 什么是童年最重要的事?
童年最重要的事:依恋
关于依恋的基本问题
依恋是什么?
依恋为什么重要?
依恋是本能,为什么还要学?
依恋是如何形成的?
依恋只是妈妈和孩子的事吗?
依恋影响孩子的每一个生命阶段
“俄罗斯套娃”般的一生
阶段1:依恋为婴儿期“最小的套娃”绘制了底色
阶段2:依恋在童年时期持续影响着孩子的认知能力与社会能力
阶段3:青春期虽然狂乱,但依恋仍为孩子导航
阶段4:童年可能治愈一生,也可能拖累一生
第2章 依恋关系理论的诞生
发现“依恋”的两个动物故事
洛伦茨:“科学大叔”变成了“小雁妈妈”
哈洛:毁誉参半的恒河猴实验
在人类身上,残酷的实验也曾上演
施皮茨:揭示令人心碎的“医院病”
安斯沃斯:研究乌干达婴儿,展现依恋形成过程
鲍尔比:注定要开创“依恋育儿时代”
依恋理论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 建立和修复依恋
第3章 你的孩子是哪种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是如何被发现的?
安斯沃斯:陌生人情境实验
每一种依恋类型的特点
安全型依恋儿童的特点
矛盾型依恋儿童的特点
回避型依恋儿童的特点
混乱型依恋儿童的特点
怎样判断孩子的依恋类型?
安斯沃斯的陌生人情境测验法
父母日常就能使用的测验方法
第4章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
用上帝视角来看安全依恋的形成
视角1:一个亲子互动瞬间
视角2:安全感的成分
视角3:依恋发展的时间轴
视角4:依恋的形成是一场互动游戏
建立安全依恋需要什么样的养育者?
安全基地:在孩子探索时给予其鼓励和信心
如何成为孩子更好的安全基地?
安全港湾:在孩子恐惧时给予其安抚和保护
如何成为孩子合格的安全港湾?
脚手架:给予关怀,提供支持
养育安全依恋的孩子有时候像拆盲盒
儿童气质类型与安全依恋的形成
儿童对养育者的回应方式与安全依恋的形成
如何面对“盲盒”中不同的孩子?
养育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不是要求你做“完美妈妈”
第5章 如何修复孩子的依恋关系?
建立PACE的态度
游戏心态(P)
接纳(A)
好奇心(C)
同理心(E)
听懂自己的“大白鲨之音”
提高父母的心智化能力
修复依恋关系的极简活动:共读绘本
第6章 如何修复成人的依恋关系?
我们受过的伤是如何传递给孩子的?
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
如何阻断依恋创伤的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序言
我在这些年的心理咨询
工作过程中,总是需要与来
访者的“过去”打交道。这个
“过去”的起点就是童年!每
当来访者带着我回忆他们童
年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问
题总是无法回避——他们与
养育者的依恋关系如何。大
量的科学研究发现,一个成
人的心理问题与他(她)童
年是否与主要养育者形成了
安全的依恋关系密切相关。
可以说,依恋关系是衡量心
理健康与否的重要“风向标”
。在我超过5000例的个案
咨询中,很希望找到一些例
外——比如,有严重心理问
题的人,从童年开始就建立
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很遗憾
,我几乎没有找到这样的例
外。那些明显表现出心理障
碍的来访者,基本上都有着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或
是从小被父母忽略,送到老
人或亲戚家寄养;或是被严
苛甚至粗暴地对待,甚至还
经受了难以忘怀的童年创伤
。这不得不让我开始思考—
—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年幼甚
至是妈妈怀孕的时候,向父
母普及与依恋相关的知识,
很多的悲剧和痛苦不是就可
以预防和避免了吗?全世界
很多心理学家都在做这样的
事情,我想我们也不能落后

虽然与依恋相关的心理
学知识已经在中国传播了20
多年的时间,但是大部分家
长对这个概念仍然是陌生的
。我在加拿大访问的时候,
随机询问了一些当地的家长
,结果发现他们对“依恋”这
一概念如数家珍,也基本知
道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
恋关系。这更加让我这个职
业科普人感到责任重大,希
望我们国内的家长也能普遍
掌握这个育儿当中的“黄金
概念”。为了提升这部作品
的品质,我邀请到了自己非
常欣赏的董一诺老师与我合
著。她是我见过的在育儿科
普领域少有的能做到“知行
合一”的一位科普人,我们
每次关于本书内容的讨论都
能碰撞出不少思想的火花。
希望这次合作能集合我们两
位心理学科普人的力量,创
作出一本适合所有父母阅读
的“依恋”主题启蒙读物。
为了提高本书的可读性
,我们决定采用漫画的形式
展示依恋形成过程中那些用
语言描述还不够直观的内容
。于是,我们邀请到了画风
独特,同时也对儿童心理学
知识很感兴趣的蒋真老师作
为我们的插画师。在我们三
人的共同努力下,在8个月
不断打磨的时光中,我们的
作品出炉了。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
为深受父母喜爱、通俗易懂
的依恋关系入门图书。我们
在全书结构上将其分为了两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依
恋,致力于让广大父母比较
轻松地理解“依恋”这个心理
学概念。第二部分则偏向于
实操,目标是让父母将依恋
关系以及抱持性养育方法运
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使得自
己与孩子的依恋关系产生一
定程度的积极改变。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
们使用了相对轻松的、通俗
易懂的写作风格,并且整理
出了全书的内容逻辑图(见
下页)。读者可以结合两者
一起来阅读,第一遍通读,
第二遍对照内容逻辑图进行
消化总结,这样更有利于把
本书内容学以致用。
愿这样一本聚焦依恋关
系的科普读物,能够带给孩
子们一个更美好、幸福的童
年,为父母们开启一段更骄
傲而温暖的养育之旅!
导语
依恋塑造了生命最初的模板,就像最小的那个套娃,后续所有成长都在它的基础上展开!
儿童心理学家科普依恋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与孩子建立与修复依恋关系。
儿童心理学家写给父母的依恋科普启蒙图书,6岁前抓住养育孩子的关键。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杰、最强大脑Dr.魏魏坤琳、临床心理学博士姚萍、中国心理学会(CPA)成员叶壮、著名科普人卓克等大咖联袂推荐!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认识依恋、建立与修复依恋,配上小插画,图文并茂,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
书评(媒体评论)
二十多年的精神分析和
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告诉我:
一个个体的依恋质量对他整
个人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创伤
的修复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
因素!这本书告诉我们“依
恋”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我
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我
真心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在孩
子6岁前就阅读此书,让我
们的孩子更加幸福地成长,
减少一生的心理困扰,增加
对人生挫折的复原力!
——钟杰 国际精神分析
协会认证分析师、北京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良好的依恋关系是父母
和孩子之间互动的基石,也
是所有父母都需要掌握并践
行的养育法则。希望这本书
能帮助父母和孩子找到幸福

——魏坤琳(最强大脑
Dr.魏)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
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本书通俗易懂,理论结
合实践,为父母养育孩子奠
定坚实的认知基础。作者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合新手
家长和家庭教育相关人群阅
读。
——姚萍 临床心理学博
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
学学院讲师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依恋
关系的精彩之作。两位老师
巧妙地结合了心理学理论和
家庭教育实践,为读者提供
了一系列宝贵的指导意见,
帮助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达
到更加和谐与稳固的境界。
无论您是家长、教育工作者
还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这本书都能为您打开依恋
关系的大门,让您从经典场
景中汲取智慧,获得实践上
的启示。
——叶壮 中国心理学会
(CPA)成员,美国心理科
学协会(APS)成员
这本书介绍的依恋关系
不但有助于所有初为父母的
人更好地面对养育中的挑战
,更有助于父母自身的成长
——帮助他们摆脱童年的伤
痛,成为更好的父母和自己

——卓克 著名科普人
精彩页
第1章 什么是童年最重要的事?
很多了解“依恋关系”有多重要的父母,总是会说“如果可以重新养育一次孩子,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从而为孩子的一生涂上明亮的底色。
出于人的本能,几乎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于是,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父母可能错过了孩子一个又一个“等爱的时期”——婴儿时光、幼儿岁月和儿童时代,最后得到一个充满愤怒、自我封闭、无限迷茫的少年。不要怪孩子太叛逆、不懂感恩,其实在孩子变成这样之前,他们已经等待了父母无数个日日夜夜。可以说,任何一个转身离去的孩子,都在寒风中等待了太久,直到他觉得在父母这里再也等不来他所想要的爱,于是,他才会用一种异化的面孔来对待本应与他最亲密的人。
我们已经在几千例的心理咨询中,遇到了太多无助的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和绝望的孩子。他们彼此对抗、相互指责、相爱相杀,最后变成了“最亲密的敌人”。虽然我们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帮助修复那些已经被破坏了的亲子关系。但我们更希望那些因为父母“不懂爱”而造成的悲剧不再发生。
因此,我们两人决定一起从“如何爱孩子”这件事情着手科普一下“建立安全依恋”的重要性及方法。
到底怎么爱孩子呢?关于育儿的知识浩如烟海,各种书籍、视频、文章各抒己见,然而最后家长还是不知道如何爱孩子!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们:“育儿知识太多了,我平时工作又很忙,如果只想学一点儿最重要的育儿知识,你们会推荐什么呢?”
童年最重要的事:依恋
听到这样的提问,其实我们并不赞同父母把育儿过程中的学习当作“额外负担”的想法,但如果大家想从最重要的育儿知识开始了解,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童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是我们两位作者和众多的心理学家都认可的,也是成为合格父母的第一课。
依恋,有这么重要吗?
那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以便认识它吧。
小星是公司里最受欢迎的那个人,他脾气好又热情,如果谁有问题请教他,无论他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里的工作耐心地给别人讲解。久而久之,小星成了大家公认的热心肠,如果谁需要找个人帮忙,无论是打印文件、收发快递这样的小事,还是修改设计方案、协同拜访这类比较麻烦的事,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甚至有些人,把一些自己该做却并不想做的事情,随便找个借口转给他做,只要恭维几句“星哥工作能力超群”之类的话,他似乎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
当然,小星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找他帮忙的人太多了,他自己的工作往往要被推到很晚才能开始做,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有时他也很想拒绝,但话到嘴边总是说不出口。于是他习惯了一边工作一边抱怨,抱怨客户难缠,抱怨考核不合理,抱怨午饭难吃……当然,也会向家人抱怨别人明明可以自己做却推给他做的那些事。
他并不是无法分辨,他只是无法拒绝。
“你担心什么呢?”当他再一次向朋友抱怨明明是别人的事情却都推给他做的时候,朋友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问他。
“担心?我不担心啊。我只是说他明明可以自己做,凭什么都让我帮忙!”
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