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逝的村野记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资柏成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南方乡村景象,回忆了南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及苦乐,以及作者孩童时期玩闹嬉戏的场景,与儿时玩伴在一起的快乐幸福时光。有雨和彩虹,有小草和鲜花,有瓜果和小动物,有游戏和打闹,有悲伤和喜悦,处处表达着作者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抒发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资柏成,笔名资格、伯臣,湖南衡阳人,国家二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领导科学学会会员、湖南省郴州市作协名誉主席,大学文化,两次从军,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先后在《文艺报》《长篇小说》《安徽文学》《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湖南作家》《作家天地》等国家、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出版过长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诗集、文集、中篇小说集、小小说集。其中长篇小说《走出大山的女人》载《长篇小说》杂志2008年第2期,获该杂志社年度最佳小说特别奖;长篇小说《城管局长》获2009年度“安徽文学奖”以及湖南省郴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并改编成电影在全国放映;长篇小说《路花》获2010年度“安徽文学奖”,是全国第一个以环卫工人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别欺负老实人》获《中国作家》杂志2010金秋笔会一等奖;中篇小说《燃烧的冰雪》获《中国作家》2008“绵山杯”二等奖;电影文学剧本《苏耽成仙记》是湖南省重点扶持作品,正筹拍电影。2006年1月26日,《文艺报》辟专版介绍其诗歌、杂文作品。
目录
上辑
1.第一次犁田
2.积肥的那些事儿
(1)收集大小粪便
(2)精心沤制土肥
(3)试种草花、绿肥
3.浸种、育秧非小事儿
(1)选谷种
(2)浸谷种
(3)观谷芽
(4)选秧田
(5)整理秧田
(6)谷芽落泥
(7)秧管理
4.扯秧莳田的苦与乐
5.来田、扯草有技巧
6.男人的田边
7.追肥与治虫
8.杀禾时刻
9.忘不了的板禾
10.挑禾也难
11.又想起了车水
12.难忘的修水利
13.我做过记工员
14.当保管员那会儿
15.送公粮
16.砍柴的艰辛
17.拾粪
18.拾稻穗
19.捡枣儿
20.小保姆角色
21.喂猪与看鸡的乐趣
22.放牛的学问
23.最忆浇水、挖土事
24.赶圩
(1)卖泥鳅
(2)买茶油
25.生病与就医
26.一起来栽树
27.弄鱼在山乡
(1)撒网捕鱼
(2)赶筝赶鱼
(3)搬筝弄鱼
(4)定筝定鱼
(5)豁口装鱼
(6)围田圈鱼
28.在文宣队的日子里
29.吃红薯与栽红薯
30.别说我不会酿米酒
31.豆腐味道
32.那一次换房墙
下辑
1.玩球
(1)玩乒乓球
(2)玩篮球
(3)玩皮球
2.玩钓
(1)钓鱼
(2)钓蛙
3.玩绳
(1)跳绳
(2)跳皮筋
(3)玩指线
(4)玩电话线
4.玩石
(1)抛石子
(2)掷石块
5.玩水
(1)狗刨及其他
(2)我们同时“下闷子”
(3)热热闹闹的“水仗”
6.玩泥
(1)别样的泥草宴
(2)泥炮不是炮
(3)捏泥人
7.玩火
(1)玩不厌的火柴
(2)同样是烧荒
(3)也算烧烤
8.玩弓箭
9.玩鞭炮
10.玩弹弓
11.玩“枪”
12.玩棋
13.捉迷藏
14.“抓特务”
15.丢手绢
16.“老鹰”抓“小鸡”
17.“卖龙牵牵”
18.拔河
19.踢毽子
20.跳方块
21.玩纸角
22.滚铁环
23.打陀螺
24.爬杆与攀树
导语
该书用散文的笔法记录了湖南乡村的烟火气、人情味。
用诗意的笔法描绘了作者日夜惦记的家乡、青少年时期的劳作、牵挂的伙伴以及苦中作乐的童趣,再现了淳朴的青涩记忆。
全书文笔流畅,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作者以叙事的手法,用平凡的文字,用心刻画出了儿时村野的美好事迹。为大家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并且焕发着强烈生命力的乡村景象。
精彩页
1.第一次犁田
犁田,就是农民用牛拉着原始的犁田工具——犁铧,对水稻田进行翻挖,这是栽种水稻的一道重要工序,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序。
稻田不犁开,秧苗就无法莳扦。
从精耕细作这个角度上讲,从割完稻子露出稻茬到第二年头稻插秧,一丘水田要先后犁三次。
第一次,冬犁。
就是在前一年的冬天,对割完稻子露着稻茬,经过一段时间冬日的烤晒,趁着冬雨对泥土的湿润而进行。这一次,稻田里无需要很多水,只要泥土湿润就行。
由于这一次的泥土是凝固的板块状,所以在开犁过程中,无论是耕牛还是掌犁人都比较费劲。但这一次犁田很重要,因为凝固的泥土被犁开后,受到了阳光的照射,通过光合作用,加上冬天的低温和冰雪,使泥土显得柔软、成熟,并利于增加肥力,减少病虫害。
第二次,春犁。
就是春节过后,把原本犁过一次的稻田再翻过来,然后用铁耙大致翻松耙平。这一次,稻田里需要适当蓄水,其水位能将翻过来的田泥基本盖住即可。
第三次,秧犁。
这是插秧之前的最后一次。犁完这一次,还需用铁耙和木耙分别耙一次。
铁耙的作用是将成块的泥巴耙细,木耙的作用是将整丘田整平。
这一次,无论是用犁还是用耙,稻田都必须蓄水,一是便于犁、耙工作;二是检验稻田的平整度。倘若不平,还须进行处置,用专门的拖泥船将高处的泥巴拖到低洼的地方。
不过,有时候只在前一年割完稻子露出稻茬到第二年插秧,中间只犁、耙两次。
如果种双季稻,要在刚刚割完头季稻的稻田里立马插晚稻。一般情况下也得犁一次。如果抢时间,甚至一次也不犁,只是用蒲滚将稻茬翻过来,或用胖锄挖一遍,然后再用木板将翻过的泥压平即可。
耙田虽然没有犁田那么复杂,但是如果掌握不了要领,耙过后的稻田仍然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耙田种类分为铁耙与木耙。
铁耙是铁制的,木耙是木制的。两者相比,铁耙比木耙要窄,且效果也不相同。铁耙的功能是把大团的泥土耙细,木耙的功能是将高处的泥巴往低处耙,将稻田耙平。
在耙田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耙齿下带泥的情况,保证高处揽泥,低处放泥。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耙齿伤了自己的脚。
无论是犁田还是耙田,在当时的农村都是一件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事,不会犁田和耙田的算不上是百分之百的农民。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十四岁那年,我已长得与成年人一般高,虽说不上年轻力壮,可也算是长大成人。由于从小就在泥巴中滚来滚去,因此,除了犁田、耙田,其他农事样样都会,然而,生产队给我评的工分底分却只有八分。而一个甲等劳力的底分是十分,这就意味着我离一个甲等劳力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不服气,便找生产队长旺叔。
我问旺叔,争辩:“我也是一个男子汉,凭什么只给我八分的底分?”
旺叔见我一副生气的样子,不但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问我:“你知道你缺什么吗?”
我摸了摸脑袋,有些大言不惭地说:“我什么都不缺。”旺叔又笑着问:“你会犁田、耙田吗?”
我如实地回答说;“不会。”稍稍停了一下,接着又说:“不过,我正在学。”
旺叔仍然笑呵呵地继续说:“这不就对了,就是因为你不懂得犁田、耙田,只能给你八分的底分。”
“这是死规定?”我还是有些不服气。
“对!这是死规定,是经过生产队全体社员举手表决同意的。”旺叔说。
我还想说什么,只听旺叔接着又说道:“底分十分是满分,全劳力都拿十分,拿不到十分的不能称全劳力。所谓全劳力,就是指全能的劳动力,全能,就是什么农事都能做。”
我见旺叔这么说,于是拍拍胸脯,慷慨激昂地跟他说:“放心吧,旺叔,不就是犁田、耙田吗?这有什么难的,过不了几天,我就学会。”
我满以为犁田、耙田很简单,一学就会。
然而,我错了,现实让我碰了一鼻子灰。
第二天上午,我就牵着一头老黄牛,背着一张木犁,兴意浓浓、信心百倍地走进一丘水田里。
我将牛鞅重重地套在老黄牛的肩膀上,也许从我套牛鞅的动作,老黄牛就觉察出了我是一位新手,它回头看了我一下,似乎在问:你能行吗?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