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阐述了宏观晶体学的基本经典理论,并介绍了近代晶态物质的新发现。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晶体结构基础知识、晶体结构、缺陷化学、非化学配比、固体材料的制备、功能性固体材料及固体材料的表征技术等,以及晶体学经典理论固体材料最新发展。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内容略偏容易,是一本通俗易懂、适合初学固体材料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的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及广大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人类使用固体材料和认识固体结构的历史 1.1.1 20世纪以前 1.1.2 20世纪以后 1.2 固体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晶体结构基础知识 2.1 分子对称性 2.1.1 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2.1.2 旋转轴和旋转操作 2.1.3 对称面和反映操作 2.1.4 对称中心和反演操作 2.1.5 旋映轴和旋转反映操作 2.1.6 反轴和旋转反演操作 2.2 分子点群 2.2.1 群的定义及性质 2.2.2 群的乘法表 2.2.3 分子点群 2.2.4 分子点群与物理性质 2.3 晶体的密堆积模型 2.4 体心立方堆积和立方堆积模型 2.5 晶体的点阵理论 2.5.1 一维点阵 2.5.2 二维和三维点阵 2.5.3 晶体结构与点阵的相互关系 2.5.4 晶面与晶面指标 2.5.5 四轴定向的晶面指标表示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晶体对称结构及其类型 3.1 晶体的对称性 3.1.1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3.1.2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 3.2 金属晶体及其合金 3.2.1 金属晶体的原子半径 3.2.2 金属键 3.2.3 合金的结构 3.3 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3.3.1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3.3.2 共价键型晶体和混合键型晶体 3.3.3 分子型晶体 3.4 准晶概述 3.4.1 准晶的发现 3.4.2 准晶与实际晶体的区别 3.4.3 准晶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4章 晶体缺陷 4.1 缺陷的分类 4.1.1 零维缺陷 4.1.2 一维缺陷 4.1.3 二维缺陷 4.1.4 体缺陷 4.1.5 类质同象 4.2 缺陷的表示方法、浓度及化学方程式 4.2.1 Kr.ger-Vink缺陷表示方法 4.2.2 热缺陷浓度的计算 4.2.3 热缺陷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 4.2.4 缺陷的化学方程式 4.3 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线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3.2 面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固体反应及其制备技术 5.1 固相反应 5.1.1 固相反应的分类 5.1.2 固相反应的特点 5.1.3 固相反应动力学 5.1.4 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 5.2 其他固相合成方法 5.2.1 溶胶-凝胶法 5.2.2 水热合成法 5.2.3 共沉淀法 5.2.4 微乳液法 5.2.5 电化学方法 5.2.6 化学气相沉积法 5.2.7 一些特殊合成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功能性固体材料 6.1 石墨炔 6.1.1 石墨炔的结构 6.1.2 石墨炔的性能 6.2 超导体 6.2.1 超导体的基本特征 6.2.2 超导体的分类 6.3 压电陶瓷 6.3.1 压电陶瓷的性质 6.3.2 钙钛矿型结构压电陶瓷 6.3.3 钨青铜结构压电陶瓷 6.3.4 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 6.4 沸石分子筛 6.4.1 沸石分子筛组成和结构 6.4.2 硅铝型沸石分子筛 6.4.3 非硅铝型分子筛 6.5 磁性材料 6.5.1 磁性材料的性质 6.5.2 磁性的分类 6.5.3 铁磁性材料 参考文献 第7章 固体材料表征技术 7.1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7.1.1 透射电子显微镜 7.1.2 扫描电子显微镜 7.2 扫描探针显微分析技术 7.2.1 扫描隧道显微镜 7.2.2 原子力显微镜 7.3 显微拉曼光谱技术 7.3.1 样品制备 7.3.2 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及图例解析 7.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7.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样品制备 7.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应用及图例解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晶体的非化学配比 8.1 非整比化合物的形成原因 8.2 非整比化合物的分类 8.3 非整比化合物的一些实例 8.3.1 方铁矿的非整比性 8.3.2 UO2的非整比性 8.3.3 TiO的非整比性 8.3.4 WO3和MδWO3的非整比性 8.4 非整比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8.4.1 超导材料 8.4.2 半导体材料 8.4.3 光功能材料 8.4.4 磁性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