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作为研究虚假招聘的首个系统性文本,本书基于“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视角,搜集整理了源自深度参与和访谈的丰富一手资料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全景式呈现了虚假招聘的三类约二十种欺诈模式,并综合运用社会学理论系统阐释了骗子、受骗求职者、媒体和地方政府四类行动主体的实践逻辑与结构(文化)逻辑,深刻揭示了虚假招聘的社会根源。 本书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虚假招聘参与式治理模式和高校反虚假招聘机制,为在实践层面上探寻人力资源市场领域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本书亦试图提醒读者,与虚假招聘的斗争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亟待你我的共同参与。 作者简介 刘莫鲜,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兴趣为: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婚姻家庭与女性社会工作。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曾为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在《社会》、《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西北人口》、ModernChina Studies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国外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译著作一部,参编教材一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虚假招聘:一个建构中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挑战 第三节 理论框架 第四节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的递进 第二节 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伦理议题 第三章 虚假招聘:界定与类型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钱财骗局 第三节 劳力骗局 第四节 色相骗局 第四章 骗子:“难道就我们有错?” 第一节 剧班共谋:招聘表演的印象管理策略与技术 第二节 沦为骗子——对虚假招聘的理论解释 第五章 求职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一节 “鬼迷心窍”:求职受骗的归因 第二节 习惯性怀疑:求职受骗的影响 第三节 受骗求职者的维权实践与困境 第六章 媒体:“继续严把信息质量关!”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上的虚假招聘广告 第二节 网络媒体上的虚假招聘广告 第三节 媒体的角色与责任之争 第七章 政府:“坚决捍卫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节 虚假招聘的治理实践与创新 第二节 虚假招聘治理的结构性制约 第八章 治理挑战 第一节 虚假招聘:一种集体越轨现象 第二节 挑战:“越轨—理性”困局的凸显 第九章 治理展望 第一节 精准治理:细化虚假招聘立法规定 第二节 合作治理:构建虚假招聘参与式治理模式 第三节 反虚假招聘:高等学校的行动与展望 结语 附录一 虚假招聘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互动图景 附录三 求职防骗经验法则 附录四 案例分析:“真高铁假招聘” 附录五 求职防骗小测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