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意大利记者眼中的中国/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意)阿德里亚诺·马达罗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马达罗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叙述了他儿童时代追求的“中国探险”,到少年时期萌发的“中国梦”,以及自1976年至今来中国216次的传奇经历。他是改革开放前夕首批来华访问的西方记者之一,被称为“现代马可·波罗”。他拍摄的中国各地的35000多张彩色照片,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图景和发展变迁,成为一代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他还策划了一系列促进东西方交流的文化活动,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他用40多年的亲身经历,让国际社会了解和读懂中国。 目录 序 第一部分:1942—1952小男孩儿的中国梦 第二部分:1952—1962第一次从精神上接近中国 第三部分:1962—1972新闻业的一线实践 第四部分:1972—1982首次中国之旅 第五部分:1982—1992东西间的钟摆 第六部分:1992—2002外交官皮箱里1900年的北京 第七部分:2002—2012丝绸之路和华夏文明文物展 第八部分:2012—2021让世界读懂中国 后记:与“现代马可·波罗”同行 序言 第一次见到马达罗先生,我瞬间想到歌德,对,就 是那个无法更著名的德国文学家,因为他俩都有一双能 让人瞬间沉静下来的大而黑亮的眼睛。德国诗人海涅曾 经形容歌德的双眼“像上帝的双眼那样平静。他的目光 是如此专注,他的眼神是如此坚定,这的确是上帝的眼 睛的标志”。圣雄甘地也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他只需要 站出来说几句话,就可以让几百万人组成的情绪激昂的 武装群体平静下来,并放下手中的武器。 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是孔子,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 颜回,后者毫无争议地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同 学曾这样评价他敬爱的孔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借用颜回同学这个评价, 转赠马达罗先生,因为在我心目中,马达罗先生当得起 这句话。而且,这也的确是我接到为本书写序这个任务 之后,脑子里瞬间升腾起来并一直萦绕不去的一句话。 “仰之弥高”,也许无需解释,因为我们的前国家 领导人很恰切地称马达罗先生为“现代马可·波罗”, 历史曾记下了领导人说出这句话时那个令人动容的时刻 。作为使者,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用一本《马 可·波罗游记》给中世纪的欧洲带去了一个神奇的东方 世界、开启了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马达罗先生自1976 年4月作为西方记者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起,亲眼见证 了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像马可·波罗一样,他用一 张又一张的照片和一本又一本的著作,给今天的欧洲介 绍了一个逐步崛起的东方大国和加速复兴的中华民族,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西方有识之士携手中国共 同迈进了一个全球一体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钻之弥坚”,说的是精神。在东方哲学看来,知 识易碎,精神至坚。 作为一名记者,马达罗先生打小受的教育,就是独 立客观地看待事实真相,诚实真切地传达平和之论,不 带歧视与偏见,不带攻击性,也不急于下结论,更不被 媒体宣传所蒙惑。我们新闻传播学称此为“新闻专业主 义”,因温柔敦厚,而知易行难。在主持《特雷维索七 日谈》周刊期间,马达罗先生甚至遭受过来自黑帮的死 亡恐吓。对于中国,他坚持认为不能从西方视角做粗暴 评判,“必须先要完全了解和明白(即便不能认同)她 的视角,而如此则不得不先了解她的历史、传统,简言 之,她的文明”。不做记者之后,他就全然变成了一位 文化使者,专心致力于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更见温柔,也更加坚定。他选择了自己的职业与身份, 也塑造了自己的人格和人品,这些都反映在他的眼神里 ,沉静而有热情、安宁而有光辉、柔软而有力量。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 魏超 导语 充满感情的文字、丰富而珍贵的插图为您讲述一个意大利人与中国一生的情缘。 后记 老马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他可以准确地说出中国 各个朝代的起始时间和发生的重大事件,甚至明、清皇 帝的名字、年号、庙号,以及生卒年月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他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痴迷程度更是难以用语言形 容,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把我和他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我尽管出生于北京,但一开始我并不是个老北京迷 。在中学和大学期间,我的历史成绩都是最差的。也许 生长于斯,对曾经的过往和身边的日常已经熟视无睹了 。真正改变我、把我“拖下水”的却是老马。理由很简 单,一位来自数千公里以外的意大利人,向你如数家珍 地讲述着辉煌悠久的中华文明史,爆料老北京的民俗历 史、文物古迹,而我作为一个北京人、中国人,在他面 前倒显得如此无知,这实在令我惭愧! 如果说,我和老马在相识的初期,我尚且把自己当 做一个局外人,仅仅是为他做好接待服务的话,那么到 后来,我则对他所做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乐于相 助。我也从他的考察陪同者自然地变成了他的伙伴和同 事。我在他参加的几乎所有活动中担任翻译,为他收集 他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我们共同策划展览和活动方案, 我在中国帮他联系、对接各大博物馆和出版社,办理他 在中国的各种事务和手续…… 多年来,我们一起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火车 、高铁和飞机,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走遍了 北京,走遍了全国,拍摄了数万张照片,收集了数千册 有关历史、风景、古建筑以及文物的图书和画册。 …… 老马的中国情缘,其实在他出生后发出最初的那个 音节时就已经命中注定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前 生是一个中国人。 老马的中国之旅永不会停歇,每次旅程的结束,又 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条永无尽头的旅程中,我将和老 马一路同行。 ——陆辛 书评(媒体评论) 在北京,我的许多朋友都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包括王惠女士和吕同六先生,而陆辛则向大家介 绍了老马的“中国生活”,这些镜头都收入了这部 纪录片中。在奥运会期间,这部片子先播出英文版 ,后来连续播放中文版。当电视台播出后,我在大 街上行走时,常常有人拉住我问:“你就是老马? 你就是那位被称为‘中国人的朋友’的意大利记者 ?是你,对吗?”甚至星期天我去潘家园古玩市场 时,卖古董的商贩们也会认出我。他们热情地同我 打招呼“你好,老马!”,并自豪地向路过的顾客 介绍说他们认识我,有几回我还在他们店里买了东 西如何如何。总而言之,有幸成为北京“老物件儿 ”的品质保障,对我来说,并不是件坏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