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德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春秋)老子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道德经》又称《老子》,共五千余言,分上下两篇,通行本中,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以“道”开头,称《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以“德”开头,称《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道家哲学的首部经典。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中国人两千五百多年的哲学观。本书原典以通行本为底本,并进行注释和译文,同时收录道教代表黄元吉的《道德经讲义》和玄学代表王弼《道德经注》两部著作。 作者简介 老子(约前571-约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故又称“老聃”,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目录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功成弗居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道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第二十一章 以阅众甫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不离辎重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贵贱高下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三生万物 第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清静为正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天下歙歙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第五十五章 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祸福相倚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大国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抱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百谷之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序言 《道德经》,又称《老 子》《老子五千言》《道德 真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 的经典之一,也是道家哲学 的首部经典。然而,早在西 汉以前,《道德经》的地位 并不高,经典就更谈不上了 。但是,在经历了秦统一六 国还未来得及休养生息时, 历史的车轮又急急陷入了楚 汉之争,故西汉建立后,不 得不采用“黄老之学”(“黄” 指黄帝,“老”指老子,道家 学派分支,尚阳的黄老之学 ,与尚阴的老庄之学相对)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轻徭 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老子 所提倡的“无为”思想,便得 到了西汉统治者的青睐,一 跃再次成为显学(战国时为 田齐政权官学)。我们后世 所言《道德经》的“传世本” ,即定型于这一时期。 那么,老子又是谁呢? 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现 在普遍认为的是,老子姓李 ,名耳,字伯阳,谥号“聃” ,故又称“老聃”,出生地为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生活 于春秋时期,曾任周朝守藏 室之史(相当于周朝的国家 图书馆馆长),据说孔子还 曾向他求过学。到了春秋末 年,天下已显大乱之象,老 子便弃官归隐,骑着一头板 角青牛(或为传说中的兕) 西行,过函谷关时,守关长 官尹喜得知老子要远遁西去 ,就纠缠于他,让其留下著 作才肯放他出关。老子无奈 ,只好提笔写下了五千言, 作为自己的“通关文牒”,顺 利出关后升仙入了天界,这 就是《道德经》创作背景较 流行的一种说法。 “道”是全书的核心,不 管是“传世本”(“道经”在前 ,“德经”在后),还是“帛 书本”(“德经”在前,“道经 ”在后),这是毫无疑义的 。那么,什么是“道”呢?所 谓答案的魅力开始散发着光 芒了,这也是《道德经》最 让人着迷的地方。迄今为止 ,解读、注释和阐释过《道 德经》的版本合起来已不下 千个,但每个版本皆因注者 或解者的不同,而对于“道” 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却又“ 似乎都有理”,于是就形成 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 道’”的奇妙现象。老子之“道 ”是一个超经验的存在,也 是理解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它不死不灭,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但是,这在今天 来说,“超经验的存在”已被 证明是不存在的,对于接受 了唯物辩证思想教育的当下 读者而言,理解这一点其实 并不难。难点在于我们为什 么已知其局限性却还要研读 它呢?其一,《道德经》影 响了中国人的哲学观达两干 五百年之久,读了它才能更 清晰地了解我们自己观念中 的许多源流,提高自我认知 能力;其二,《道德经》中 某些朴素哲学观依然有很大 的启发作用,能助力我们思 考,提高社会认知能力。所 以,读一读《道德经》是有 好处的。 本书以“传世本”《道德 经》为底本,除了对原典进 行必要的校订和句读外,我 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其 一,添加注释和译文,但这 也仅是便利普通读者借此“ 法门”一窥“道”之玄妙的粗 略手段。其二,全本收录了 黄元吉的《道德经讲义》, 设置为“阐说”部分,便于读 者理解道家之“道”和道教之 “道”的微妙关系。黄裳,字 元吉,江西丰城(今江西省 丰城市)人,清代道学大师 ,创立了著名的丹道修炼流 派“天府乐育堂”,注重入世 修行,以道家为主导,融三 教思想精华于一身,是近代 道教代表性人物,被尊为“ 黄元吉祖师”。其三,增加 王弼的《道德经注》,设置 为“拓展阅读”部分,之所以 增加这一部分,既有该文本 源自一个“古老版本”的考虑 ,也有出于“流传甚广”的考 虑,而且王弼的注释在历史 上影响很大,对于今天的读 者理解老子思想亦有一定帮 助和启发。 导语 三全本:全本全注全译,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 新增清代道教代表黄元吉《道德经讲义》和三国玄学代表王弼《道德经注》! 新增明代张路所绘《老子骑牛图》一幅! 内容涵盖哲学、政治、伦理、军事等,是修身、齐家、处世、治国的智慧宝典。 道家始祖,玄学滥觞,深刻影响中国人2500余年哲学观,不可不读。 鲁迅、胡适、林语堂、曾仕强、尼采等中外名人高度评价和赞许的国学经典之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