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上下两篇。全书打破了以往教育史书追求大而全的系统性呈现方式,将中外教育史细分为七十多个小知识点,力求突出不同教育时期的特点、好读易懂,通过介绍经典教育人物、教育事件、教育制度等以点带面地展开叙述。图书打破了目前市面上教师专业成长类图书重理论、语言乏味等的图书风格,填补了这一板块市场图书的空白,还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年轻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轻”阅读习惯。从现实意义上讲,为年轻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目录 上编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传统教育的奠基 / 003 六艺教育 / 004 学在官府 / 008 私学 / 011 孔子与“因材施教” / 015 稷下学宫 / 018 《学记》 / 021 第二章? 传统教育的规范 / 025 经学教育 / 026 太学 / 029 鸿都门学 / 032 颜之推与家庭教育 / 035 官学教育体系 / 038 学校教育管理 / 041 科举制度 / 045 韩愈与《师说》 / 048 第三章? 传统教育的成熟 / 051 三次兴学 / 052 苏湖教法 / 055 中国教育史书院教育 / 058 蒙学教材 / 061 朱子读书法 / 065 八股取士 / 069 王阳明与儿童教育 / 072 颜元与实学教育 / 076 第四章? 新式教育的萌生 / 079 京师同文馆 / 080 “中体西用”的教育观 / 083 康有为的教育理想 / 086 梁启超的教育见解 / 089 严复的教育主张 / 092 清末学制 / 095 留学教育 / 098 第五章? 现代教育的探索 / 101 新式教学法 / 102 新学制 / 106 蔡元培与北大改革 / 109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 / 113 黄炎培与职业教育 / 116 晏阳初与乡村教育 / 119 梁漱溟与乡村建设 / 122 陈鹤琴的“活教育” / 12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 128 第六章? 古典时代的教育 / 133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 / 134 雅典的和谐教育 / 137 苏格拉底问答法 / 140 柏拉图与“哲学王”的教育 / 143 亚里士多德与自由教育 / 146 雄辩教育 / 149 第七章? 神性时代的教育 / 153 七艺教育 / 154 修道院学校 / 157 宫廷学校 / 160 骑士教育 / 163 中世纪大学 / 166 第八章? 启蒙时代的教育 / 169 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 / 170 《巨人传》中的人文教育 / 173 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 176 洛克与绅士教育 / 179 卢梭与“自然教育” / 182 下编 外国教育史 第九章 近现代教育改革与实践 / 185 公学 / 186 导生制 / 189 福斯特法案 / 192 泛爱学校 / 195 费里法案 / 198 统一学校运动 / 201 公立学校运动 / 203 莫雷尔法案 / 206 新教育运动 / 209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 212 “八年研究”计划 / 215 《国防教育法》 / 218 第十章? 近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 / 221 裴斯泰洛齐与“要素教育” / 222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 225 福禄培尔的“恩物” / 228 斯宾塞的“最有价值的知识” / 231 福泽谕吉与“文明开化” / 234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 / 237 杜威的“从做中学” / 240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 243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 246 后记 / 250 导语 目前市场上虽然存在大量的教育学相关书籍,但对即将入职或入职后需要充实理论知识的教师而言,可供选择的教育史理论读物却相对较少。打破以往的理论灌输,强调挖掘案例背后隐藏的教育史知识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生动的案例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够极大地引发教师的阅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