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踪(摆件里面有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陈立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音乐评论家陈立老师多年收藏的艺术摆件,呈现出隐藏摆件之后的,与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有关的各种故事。全书分为30篇,按照摆件故事的发生时间排序,包括《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品》《穹顶的故事》到《黑森林咕咕钟》《莫扎特巧克力》《喜姆娃娃》等。全书图文结合,除了艺术作品,还有陈立私藏的摆件照片,它们无一不展现出欧洲艺术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色彩。 作者简介 陈立,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出身艺术世家。从事音乐工作30余年,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北京音乐台等多档古典音乐节目的主持人,在电台、电视台主持了近20年的古典音乐节目,并在国家大剧院、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及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多种形式的音乐普及讲座数百场。出任过许多专业音乐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及国内十几家主流媒体的古典音乐评论主笔,并著有多本音乐欣赏方面的著作。被国内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目录 1 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品 2 威尼斯的手工面具 3 吹笛人 4 穹顶的故事 5 加来义民 6 魔鬼梅菲斯特 7 布拉格天文钟 8 瓷杯上的战争风云 9 西蒙内塔 10 壶上春秋 11 教皇子午线 12 欧洲的船头 13 克伦堡宫 14 霍夫勃劳啤酒屋 15 捷克国剧木偶戏与女巫木偶 16 黑森林咕咕钟 17 双剑与权杖 18 腓特烈大帝 19 茜茜公主 20 路德维希二世 21 法朵 22 东方快车 23 莫扎特巧克力 24 尼金斯基 25 海的女儿 26 好兵帅克 27 喜姆娃娃 28 阿兰胡埃斯 29 伦敦城市标识 30 柏林巴迪爱心熊 序言 另一种视角看世界 为什么要选择作者收藏 的工艺品里面的故事来编辑 一本书呢? 我们有必要先确定两个 词——“艺术品”和“工艺品” 。艺术是非常抽象的名词。 艺术品和工艺品都是艺术作 品,都体现了创造者的创作 动机和思想。但是艺术品和 工艺品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 、商业价值和欣赏价值。它 们之间最简单的区别是,艺 术品是表达型的创作,工艺 品是表现型的创作。所以, 艺术品具有唯一性和个性的 特点,而工艺品具有非原创 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正是 这一特点,使得工艺品的收 藏在普通人当中成为可能, 也使得收藏工艺品兼具审美 意义和教育意义。 20世纪的德囯艺术教育 家里希特高度关注艺术教育 与国家文明的关系,他说: “收藏属于教育最高形式的 基础,如我们所知,这是歌 德所称的教育。这是一种对 我们文字和知识教育的必要 补充,因为它深入那些物品 ,唤醒和发展了精神和心灵 原本沉睡的力量;它通往科 学与艺术神秘的存在,带来 了让人温暖的、穿透一切的 幸福感。”(《来自梅森的 白色金子》,中国华侨出版 社) 著名音乐评论家、古典 音乐传播者陈立先生,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艺术 的感知者,他多年来用艺术 家的眼光进行工艺品的收藏 ,寻找工艺品背后的故事。 如何欣赏一件工艺品?欣赏 其美好的外观和主观的情绪 表现,懂得制作工艺,理解 它的独特艺术就足够了吗? 《寻踪:摆件里面有故事》 就是他的思考。他并不仅仅 是激情地讲述收藏背后的流 转故事,例如“流泪的尼金 斯基”或者“竞拍的梅菲斯特 ”。尽管日常生活中的陈立 先生会用充满激情的手势去 讲述他对堂吉诃德追求理想 、无畏不屈之精神的崇敬, 但在书中,他用自己20余年 的学习和感悟,用冷静和克 制的情绪,讲述了收藏的工 艺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写出了对这些工艺品不一样 的感觉。历史研究追问,仰 赖个人的天分和努力。他不 是历史研究学者,因此他不 指导,不拔高,不做人生导 师,只负责讲清楚这些历史 文化事实。他娓娓道来收藏 工艺品的哲学乐趣,分享欣 赏工艺品的文化角度,叙述 摆件的艺术逻辑,揭示摆件 体现出的历史内涵。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作 家、艺术评论家罗斯金曾说 ,伟大国家的史记有三份, 一份是功绩史,一份是文学 史,一份就是艺术史。想对 这个国家的历史融会贯通, 三史缺一不可。陈立先生希 望自己能在艺术史寻踪中, 给自己,也给读者找到欣赏 工艺品的独特视角和收藏工 艺品的真诚理由。 陈立先生20余年在世界 各地主持音乐活动,收藏了 数百件世界各地的工艺品, 每一件他精心收藏的工艺品 ,都蕴含了审美之趣、历史 之意、文化之源。本书展示 了他从中选择的70余件工艺 品,集中诠释了欧洲的文化 背景及故事。执笔之时都是 故事,回转之间都是文化。 30篇文章,独立成段似无关 联,但起承转合间相互呼应 。 1433年,郑和结束了最 后一次大航海。20年后, 1453年,也就是明朝景泰 四年,乃划时代之年。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攻克君士坦丁 堡,将此城更名为伊斯坦布 尔,结束了东罗马帝国对东 方的统治,终结了中世纪。 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上, 英法百年战争也在这一年结 束了,基督教文明中心向西 移动,欧洲迎来了文明新纪 元和大航海时代。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封锁了东、西陆上 交通,而航海家们则开启了 寻找和发现通往东方的海上 路线。大航海时代是世界全 球化的最初模样,15世纪之 初,西班牙王室驱逐摩尔人 、根除异己和强制犹太人改 信,完成了政治统一,为热 那亚人哥伦布提供了第一次 远航的装备,而此时,葡萄 牙海员已经在“航海者”亨利 王子的敦促下远航到非洲西 海岸的几内亚一带了。 1460年,葡萄牙宫廷画家 贡萨尔韦斯完成了六屏《圣 文森特祭坛画》,这幅画的 画风稳健大气,并保留了拜 占庭艺术肃穆庄严的审美特 征。大航海先驱亨利王子给 后人留下了唯一的形象,他 虔诚地在红衣圣徒旁伺立, 露出大半个身子,双手自然 内扣,眼神安静坦然,头上 一顶硕大而奇特的黑帽子非 常显眼,这也成为亨利王子 的标志。 历史如此巧合,1492年8 月,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 同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通 过贿选。为平息西班牙和葡 萄牙海权之争,出生于西班 牙的教皇在地图上的大西洋 中央划了一条教皇子午线。 1494年,两国在原教皇子 午线的前提下,缔结了《托 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而 1533年,孤悬于大西洋中 的英格兰反叛天主教,脱离 罗马教廷,亨利八世再婚娶 了安妮·博林,他们的女儿 就是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创 英格兰“黄金时代”的伊丽莎 白一世。 陈立先生笔下还有欧洲 开明专制和启蒙运动的代表 人物,如被拿破仑崇拜的普 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光辉事 迹;最理解瓦格纳音乐、建 筑新天鹅堡的巴伐利亚国王 路德维希二世,以及他的表 姑——奥匈帝国最后的辉煌 时代的皇后茜茜公主等。英 法百年战争的一个片段,通 过19世纪著名艺术家罗 导语 沿着欧洲人文历史脉络寻踪,生活逐渐艺术化。 一件艺术摆件,往往蕴含着其作为工艺品的文化底蕴、历史内涵、艺术品味和哲学意趣;一系列“欧洲艺术”主题的艺术摆件,则足以铺陈出一幅宏大且精彩纷呈的欧洲人文历史画卷。 《寻踪:摆件里面有故事》这本书囊括数十余幅艺术摆件彩插,均为作者陈立的私藏,还有30篇从艺术摆件开始展开的介绍与故事,既集中展现了欧洲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渗透出欧洲璀璨的文化内涵,带领着读者们一步步追寻艺术文化的踪迹。 精彩页 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品 威尼斯玻璃工艺以其世界顶级水平的品质和出色的设计闻名于世,这项古老的技艺在13世纪前就已经存在。当时,威尼斯以彩色玻璃器皿、拉丝热塑和细致的玻璃工匠分工而领先欧洲。 1291年,为了保证自己的玻璃工艺秘不外传,也为了防止玻璃工厂对市区的木造建筑造成火灾隐患,威尼斯参议院特别颁布了一项法令,将威尼斯所有的玻璃工厂集中迁往距离威尼斯北部不远的穆拉诺岛。由此,这个由几座小岛组成的穆拉诺岛便成为威尼斯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并被称为“玻璃岛”,许多享誉世界的玻璃工艺品均出自这里。15世纪,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造玻璃的工艺,使玻璃制品更加晶莹剔透。16世纪,威尼斯人又掌握了给玻璃脱色和着色的技术,以及在玻璃上镀金、上釉的方法,使制造出的玻璃工艺品更加绚丽夺目。这让法国漂亮的巴卡莱特水晶制品顿显失色,威尼斯的玻璃制品由此风靡一时,几乎独占了整个欧洲市场。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就诞生于威尼斯。在古代,人们一般借助金属镜子的反射看到自己的形象。但以青铜或银为材料制作的镜子会因氧化而变暗,最后则什么也看不出来。威尼斯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匠们在已经掌握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将多种工艺与玻璃制造融合在一起,造出了玻璃镜子。最初,玻璃工匠们尝试用金属板与平板玻璃相结合,但效果并不理想。随后他们试着将锡熔化,倒在平滑的大理石上,然后再加注些水银,待水银熔化到锡液中时,再放上一块平板玻璃,第一面真正的玻璃镜子就这样做出来了。此后近两百年,穆拉诺岛的玻璃镜子成为整个欧洲王公贵族争相订购的对象。 玻璃为威尼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荣耀,玻璃工业也随之成为威尼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并被政府监管与垄断。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匠们的社会地位因此变得非常高,他们可以佩剑。为了保住威尼斯在玻璃工艺方面的优势,威尼斯政府对玻璃制造从业者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任何从业者都不得向外人泄露技术机密。166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希望在法国引入穆拉诺岛玻璃制造工艺与技术的秘方,并试图以金钱诱惑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匠们来法国传授技艺,但没有奏效。 威尼斯的玻璃工业历经几个世纪的磨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到19世纪后,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原本承载着玻璃工匠们毕生心血的纯手工工艺制造方法,很快便被飞速发展的工业流水线以物美价廉的现实所冲击,威尼斯穆拉诺岛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如今,穆拉诺岛玻璃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很小,但欧洲最优秀的玻璃工匠们仍然在威尼斯。凭借着传统、精湛的工艺,穆拉诺岛的玻璃制品仍是游客们最喜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之一。 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西方,人们认为玻璃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玻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艺术家们还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坚固,同时能折射光线的特点,精进艺术创作,使玻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令人难以想象的艺术效果。 P3-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