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科学心理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马斯洛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14章,被马斯洛视为《动机与人格》的续篇。主要内容有人本主义科学介绍、认识人性、认知需求、成长科学、预测人、经验知识与旁观者知识、抽象与理论、经验与抽象、本真主义与抽象主义、控制科学、人际关系、价值观、知识的阶段、科学的奇观等。马斯洛指出,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系,人类情感需要、认知需要、表达需要以及审美需要,则赋予了科学起因和目标。本书对科学进行了历史与心理向度的探索与还原,并且以他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为理论资源,对经验知识与旁观者知识、动机、需求等在科学研究上的作用做了心理学的说明。马斯洛试图将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在国外,科学心理学已经成为继科学社会学、科学人类学之后的研究新取向,我国的心理学也受到了一定启示。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代表作品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科学心理学》《人类价值的新知识》,等等。 目录 第一章 机能主义科学与人本主义科学 第二章 科学家的工作——认识人 共性认知与个性认知 整体论的研究 主题报告 接受,不要过度干预科学 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心 畏惧认知:畏惧个人和社会真相 希望被理解,害怕被理解 动机、目的、结果 有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 第三章 受恐惧与勇气影响的认知需求 认知病理学:认知中的焦虑缓解机制 其他认知病态 谨慎认识与勇敢认识的统一 第四章 安全科学与成长科学:以科学作为防御手段 成熟和不成熟的科学家 第五章 预测人还是控制人 以可预测性为目标 第六章 经验知识与旁观者知识 卓越的知者 旁观者对事物的了解 体验的某些性质和特征 主观上主动或被动的人 从辛那侬学到的教训 知识的盲目性 经验的“证明” 第七章 抽象与理论 第八章 综合科学与单一科学 经验理论与抽象理论 系统属性 经验和润色 第九章 本真主义与抽象主义 两种理解和解释 生命的原本意义 法律解释与法律理解 第十章 道家科学与控制科学 结构接受度 沉思 第十一章 作为科学典范的人际(我-你)知识 “爱”的研究对象 人际关系中的真理建构 情感与真理 融合知识 两种客观性 第十二章 无价值的科学 科学价值观 科学作为一种价值体系 第十三章 知识的阶段、水平与程度 知识的可靠性程度 作为探险家的科学家 经验主义的态度 第十四章 科学的去神圣化和再神圣化 幽默的科学家 天真的奇迹,科学和复杂的奇迹 序言 本书将科学视为科学 家人性的产物,这不仅是 谨慎的、传统的科学成果 ,也是大胆的、具有突破 性的革命性成果。在某种 程度上,这与心理健康科 学家所阐述的科学理念相 重叠。本书可以看作我的 《动机与人格》的续篇, 尤其是本书的前三章,着 重论述了科学与科学家的 心理学。 从这项研究中得出的 一个基本论点是,当我们 试图认识、理解整体的和 个体的人与文化时,从事 物、物体、动物和局部过 程的客观科学中沿袭而来 的一般科学模式是有局限 性的,主要是物理学家和 天文学家创造了这种被称 为科学的世界观和亚文化 (包括其一切目标、方法 、公理价值观、概念、语 言、风俗、偏见、选择性 盲点、隐匿假设等)。到 目前为止,这一点已经被 许多人提及,相当于一个 普遍真理了。但直到最近 才证明,这种非人格的模 式是如何以及在何处不适 用于人格独特且全面的研 究的,并且没有一种替代 模式能有效地与全人类打 交道。 这是我在本书中试图 阐明的道理。我希望证明 传统科学的局限性在本质 上是没有必要的。从广义 上讲,我们可以认为科学 是足够强大且极具包容性 的,这足以弥补许多认知 问题,这些问题曾因隐藏 致命的弱点而不得不被放 弃——它不能客观地处理 人、价值、个性、意识、 美、超越和伦理问题。至 少在原则上,科学应该能 够产生规范的心理学,包 括心理治疗、个人发展、 “优心态”或空想社会心理 学,以及宗教、工作、娱 乐、休闲、美学、经济学 和政治学。 我认为,科学本质的 这种变化是精神分析运动 中革命潜力的一种延迟实 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弗洛伊德在19世纪出版的 《科学》一书中提出的理 论,同时也伴随着它的决 定论、因果论、原子论和 还原论而被推迟了。尽管 如此,弗洛伊德一生都在 不知不觉中从这一类型的 科学中分割出来一个脱离 于此的范围,事实上,是 他摧毁了它,以及所有纯 粹的理性主义。但据我所 知,弗洛伊德仍然忠于他 的世界观。不幸的是,现 代心理动力学发展的其他 重要贡献者—阿德勒、荣 格、赖希、兰克、霍妮、 弗洛姆——都不是科学家 ,因此他们都没有直接解 决这一问题。我现在能想 到的唯一一位认真对待这 份工作的精神分析学家是 劳伦斯·库比。我非常希 望其他精神分析学家和精 神动力学家继续根据他们 提出的论据批评科学。我 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我勃 然大怒,喊道:“为什么 你们总是问精神分析是否 科学?为什么不问科学是 否可以解释精神动力的问 题呢?”我在这里也提出 同样的问题。 这种再人性化(和跨 人性化)科学的过程也有 助于加强非人格科学。类 似的事情正发生在生物学 的不同领域,特别是在实 验胚胎学中。出于事实本 身的内在动力,这门学科 不得不具有整体性。例如 ,通过路德维希·冯·贝塔 朗菲的著作,我们可知, 心身医学的交叉“领域”也 对传统科学产生了深刻的 批判,内分泌学也是如此 。我相信,最终全部生物 学都会摆脱纯粹的物理一 化学还原论,或者至少它 不得不以包容性的方式超 越还原论,也就是说,两 者同处于一个层次整合中 。 我对传统科学的怀疑 ,只有在我开始探索关于 人性更高层次的新问题时 ,才变得严重。直到这时 会发觉,我曾接受过训练 的传统科学模型让我很失 望。当时,我不得不想出 一些特别的新方法、新概 念和新单词,以便更好地 处理我的实验数据。在这 之前,对我来说,科学是 一个整体,是一门学科。 但现在于我而言,好像有 两门学科,一门针对我的 新问题,另一门针对其他 相关问题。最近,这两门 学科似乎又可以概括为一 门学科。然而,这门新科 学看起来不同以往,它承 载着比旧科学更具包容性 和更强大的科学体系。 我不仅被更多的“末端 的”科学家所困扰,为他 们在科学中否定人的价值 观,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部 科学的非道德技术化所带 来的严重后果而深感危险 。而且,传统科学的一些 批评者也同样危险,他们 认为传统科学太过冷酷、 非人性,因而认为它是对 人类价值观的威胁而完全 拒绝它。他们变得“反科 学”,甚至反知识分子。 这是对一些采用精神疗法 的医生、临床心理学家、 艺术家、一些虔诚的宗教 人士、一些对禅宗、道教 、存在主义哲学、“经验 主义哲学”等感兴趣的人 的真正危险。他们对科学 的抉择往往是纯粹的怪诞 崇拜,且无批判性思维的 和仅凭个人经验的自私高 举,对冲动的过度依赖( 他们混淆了冲动与自发性 ),任意的奇想和情感, 不科学的热情,最后只能 看到自己的“肚脐”和信奉 的唯我论,这才是真正的 危险。在政治领域,反科 学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人 类,就像不涉及价值的、 非道德的、技术化的科学 一样。 我们应该记住,纳粹 和法西斯主义者对流血和 本能的嘶吼,以及他们对 自由探索的智力和冷静理 性的敌意。 我当然希望这可以被 理解,为力求拓展科学, 而不是摧毁科学。没有必 要在经验和想象之间做出 选择,而是使两者融合。 在这本书中采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