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药教材为背景,以爷孙俩的行医故事为主线,展现每一味中药平凡而又神奇的一面,以及一个传统中医成长的过程。书里既有师徒传承的中医精神,也有爷孙俩深深的中医药情结。本书采用小说题材的创作形式,使读者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从头到尾一气读完。书里既有医案故事,读书析疑,又有养生保健、采药记趣等内容,既有老中医的哲理智慧,又有小徒弟的天真童趣,能够迅速引领大家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感悟中医。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部,内容包括: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等九十八味中药材的故事。 目录 1.人参 2.党参 3.西洋参 4.太子参 5.黄芪 6.白术 7.山药 8.白扁豆 9.甘草 10.大枣 …… 90.蛇床子 91.蟾蜍 92.樟脑 93.木鳖子 94.土荆皮 95.露蜂房 96.大蒜 97.炉甘石 98.硼砂 后记 序言 当我们提出要以故事形 式来创作《小郎中学医记 》时,原人民军医出版社 的王显刚老师便大力支持 ,同时寄来一套《名老中 医用药心得》,这是他策 划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传承》系列里的一个分支 ,现在已经出版了《名老 中医用药心得》1~4辑, 后续修订扩充,计划出版 15辑。 这套书在老中医经验图 书里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书里汇集了众多名老中医 用药精髓,堪称干货满地 ,灵机遍纸,俯拾皆是。 书里既有老中医的独到用 药体会,也有老中医验证 了几十年的单验方、食疗 方、外用方等,颇能启发 医者临床思路。可像这类 浓缩了精华的中医书籍, 很多初学中医的读者却望 洋兴叹,难以迅速登堂入 室。 中华文化的精髓必须经 过浓缩,就像古文字、文 言文的产生一样,只有浓 缩,才能在历史长河里不 断地被传承保存下来。就 像牛奶浓缩成奶粉后,才 能保存得更久。 可中华文化这么多浓缩 的精华,要后学者一下子 吃透,就明显有些吃不消 。那该怎么办呢?浓缩就 要稀释,奶粉就要冲水。 所以我们认为:最能代 表中药精华浓缩的,莫过 于《中药大辞典》;最能 体现中药灵活运用的,莫 过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最能够体现中医精髓 的,莫过于医案医话。 常言道,明清以后,医 案为最。这些医案虽小, 却是中医理法方药一气呵 成、豁然贯通的结晶。 但最能让读者读进去的 形式,还是当故事说。把 中医故事化、小说化,其 实就相当于把奶粉加水稀 释,冲成可口的奶汁,既 方便喝,又容易吸收。 所以我们便用爷孙俩的 中医故事形式,以医案医 话为情节,还原名老中医 用药精华,重现古人凝炼 中医精髓干货的过程。 这样读者在阅读的同时 ,能够很快学到东西,这 也是中医发展必须从普及 教育传播开始的一个因缘 ! 中医普及学堂 2022年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