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云南大学1962-1964年彝族哈尼族壮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集(精)/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丛刊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云南大学1962-1964年彝族、哈尼族、壮族民间文学调查资料集》,主要是1962年、1963年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在宁蒗、石林、红河、金平等地采录的彝族、哈尼族、壮族民间文学文本。 目录 第一编 彝族民间文学 一、神话和创世史诗 关于天地来源 石勒五特 古火此 天地的来源(一) 天地的来源(二) 洪水记(一) 洪水记(二) 开天辟地 神药 月莫补帕 月父马罗 客赊补帕 水稻为什么只结在穗上 端午节的来源 二、民间传说 石林的来源 白花张四姐 撒尼人怎么来到海宜 摔跤的来源 密枝节的来源(一) 密枝节的来源(二) 算日子 撒尼人姓“毕”的是怎样来的 撒尼人姓“何”的怎样搬来的 木志比尼泡 阿丈城 大先生的传说 三、民间故事 竹叶常青 牛的上颚为什么没有门牙 猴子和蚂蚱的战争 两个姑娘 百鸡衣 弟弟战妖魔 三兄弟 三个姑娘 神拐棍 金玉林和王玉林 小白牛(一) 小白牛(二) 一棵松树 狐狸和猫 兄弟二人骗猴子 憨姑爷 聪明的小媳妇 …… 第二编 哈尼族民间文学 第三编 壮族沙人民间文学 序言 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民间 文学调查资料丛刊 王卫东 这套丛书的整理出版是 一件偶然的事——准确说, 是源于一件偶然的事。 2006年5月的一天,杨立权 冲进我的办公室,兴冲冲地 对我说:“王老师,挖到宝 了。”他迫不及待地告诉我 ,在四楼中文系会议室旁边 小房间的乱纸堆里发现了云 南省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的资 料,我和他跑上去,看到杂 物堆上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调查资料,有署名“云南大 学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教研室编”的1964年和1979 年版的《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集》,有署名“云南大学中 文系”的1979年12月版的《 民族文学作品选》,有署名 “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 文学概论师训班编”的1980 年6月版的《民族民间文学 资料》,有署名“云南大学 中文系”的《云南民族文学 资料》,还有署名“云南大 学中文系印”的1980年4月版 的《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署名“云南大学中文系翻印” 的《云南民族文学资料》, 此外还有很多“云南大学中 文系翻印”的各少数民族文 学作品选,最为珍贵的当然 是云大中文系调查整理的云 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 大家都非常高兴,这纯属意 外之喜。2005年8月份我任 中文系主任后,有两项重点 工作:文艺学博士点申报和 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博士 点获批,我就全力以赴做评 估的准备。除了常规的教学 档案整理之外,我希望借此 机会把我之前做的科研档案 扩展为人员档案和中文系系 史,于是就请杨立权把中文 系资料室和其他地方的东西 清一清,图书杂志造册上架 ,供师生查阅;教材著作如 果数量多,部分留存后可以 给愿意要的学生,不必堆在 那里浪费;涉及中文系历史 的资料分类整理,作为历史 档案保留。没想到整理过程 中惊喜连连,在图书杂志之 外,发现了很多会议记录、 规章制度,还有讲义、教案 、课程表、历届学生名单、 毕业论文、学年论文、课程 作业,甚至还有入党申请书 ……出乎意料又令人惊喜的 是,还发现了《阿诗玛》的 多个版本。这次的发现,更 是令人想不到的大喜事。杨 立权带着学生把四楼和一楼 彻底清理后,将名为“云南 民间文学资料”的油印版单 独归类,我和他审查后确认 ,主要有1964年、1979年 和1980年三批。随后我和 杨立权给中文系所属人文学 院院长段炳昌老师汇报了这 事。段老师对中文系的历史 以及民间文学调查比我和杨 立权更为熟悉,也更了解这 些资料的价值。我也给黄泽 兄说了这事,他是专家,为 此很是高兴。过了一段时间 ,我和段老师去见张文勋先 生,告诉他这个发现。张先 生极为兴奋,说1964年中 文系印出来以后,部分进行 交流,大多用作教学。这套 资料主要留存在云大中文系 和云南省文联。“文革”期间 ,省文联的全都流失不存, 中文系的也不见踪影。他也 曾动过寻找的念头,但“文 革”后百废待兴,1984年初 他离任中文系主任后不再参 与管理,中文系的办公室、 资料室地点屡迁,资料室人 员变动频繁,他以为这些资 料已经消失,没想到竟然从 杂物堆里打捞了出来。 资料有了,下一步就是 整理和出版的事。但就在这 个环节大家出现了分歧。我 力主出版,认为署名不是问 题,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查 是政府主导,各个单位安排 的,属于职务成果,不是任 何个人的,统一署名云南大 学中文系调查整理,把所有 署名者列出即可。但不少人 还是有所顾虑甚至是顾忌, 担心到时出现署名权的争议 。编纂出版是出于公心,是 为云大,是为学术,但最终 责任由个人承受,这就不值 。2004年至2005年曾任文 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时 任云大宣传部长的任其昆老 师认同我的看法。但当时有 顾虑的人毕竟更多,这事也 就搁下了。 虽然出版被搁置,但这 套资料的价值在那里,谁都 清楚。杨立权还带着学生整 理,段炳昌老师和董秀团老 师等会讨论这书的处理方式 ,老先生们也不时会提到这 事,主要是李子贤先生。每 年去见李老师时,他都会说 到这套书。他基本同意我的 看法,但也担心出问题,毕 竟有前车之鉴。一次,我与 何明兄聊天时说到这事,他 马上就表态,经费由他担任 院长的民族研究院解决,中 文系和民族研究院联合整理 出版,作为中文学科和民族 学学科的共同成果。遗憾的 是最终没有落地。那些年虽 然我在很多场合都在说这套 书,告诉大家这是不可复现 、不可再得的,强调它的唯 一性、不可替代性,说明它 在史学、文学、民族学、社 会学以及学术史等方面的学 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出版 的事一直拖而不决。2015 年学校给中文系50万的出版 经费,我准备抓住这次机会 把书出了,不再左右顾虑。 请学校把出版经费直接划拨 给云南大学出版社,同时把 全部资料给了他们,希望他 们先录入,再组织人员进一 步整理、出版。但没想到年 底,学校进行教学科研机构 调整,我调到云大艺术与设 计学院主持行政,这套书自 然就离开了我,虽然我还时 时惦记着它。 没想到,这套书确实与 我有缘。2020年,学校把 我调回文学院主持行政。在 了解文学院近几年的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