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离婚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离婚》描绘的是一组群像,故事以20世纪30年代北平财政所小职员老李等人纷纷想要离婚为线索,批判了中国传统市民身上的某些劣根性,同时也表达了在传统文化受到新式文明的冲击时,小知识分子对于生活、婚姻的思考,以及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离婚》写的是“离婚”,但却没一个人真正离婚。“凑合着过”成了所有夫妻解决矛盾冲突的共同方式。文中处处是黑色幽默,讽刺意味十足,里面的人物既有喜剧色彩,又充满了无奈与悲哀。老舍先生讲述的道理,对当代的读者依然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历任北平市立十七小学校长,京师学务局北郊劝学所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师,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山东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其“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目录
新序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第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
第十八
第十九
第二十
附录 我怎样写《离婚》
序言
这本小说是硬“挤”出来
的。
“一·二八”的前一年,我
写完了《大明湖》(我的
唯一的以济南为背景的长
篇小说),交给《小说月
报》去发表。“一·二八”的
毒火,烧了东方图书馆,
《大明湖》的稿子也变为
灰烬。停战以后,我不愿
重写《大明湖》——我的
稿子向来没有副本,故重
写不易。《现代》索稿,
我开始写《猫城记》。
言明:《猫城记》在《
现代》杂志连载后,由良
友公司刊行单行本。可是
,现代书局再三的说,它
有印行《猫城记》的优先
权,不愿让给良友。
于是,为免教良友落空
,乃赶写《离婚》;所以
,它是硬挤出来的。现在
良友停业,由我将版权收
回,交晨光重排出版。
在济南热死许多人的那
一夏天,我,头缠湿巾,
腕垫吸墨纸,以阻热汗流
入眼中,湿透稿纸,跟酷
暑与小说拼了命。结果,
虽没战胜文艺,可打败了
暑热。在七十多天的工夫
,我交了卷。
这本小说的文字与结构
都比以前所写过的略有进
步,恐怕是“一气呵成”的一
点功效。在别的方面,我
不敢说它有什么好处。也
就不便乱吹。
到美国之后,出版英译
《骆驼祥子》的书店主人
,问我还有什么著作,值
得翻译。我笑而不答。年
近五十,我还没有学会为
自己大吹大擂。后来,他
得到一部《老张的哲学》
的译稿,征取我的意见。
我摇了头;译稿退回。后
来,有人向书店推荐《离
婚》,而且《骆驼祥子》
的译者愿意“老将出马”。我
点了头。现在,他正在华
盛顿作这个工作。几时能
译完,出书;和出书后有
无销路,我都不知道。
老舍
一九四七年五月纽约
导语
一个旧知识分子的诗意理想,一群民国小公务员的“中年危机”。诗意理想与庸俗现实的矛盾挣扎,正是生活中无数烦恼的根源。
《离婚》是老舍先生本人真正喜欢、满意、偏爱的一部小说,是他首部超越了幽默诙谐风格、深刻探讨中国社会结构对人性压迫的小说。
文中老舍先生对语言(尤其是京味语言)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言大师”的水准。
《离婚》作为一部小说,可读性极强,行文间金句频出,带着老舍式京味儿幽默,精准、犀利地表达了老舍先生对中国式办公室政治、人情往来、婚姻家庭、处世哲学等问题的思考,读来让人时而拍案叫绝,时而笑中带泪。
根据1933年初版逐字校勘,难懂词句配以注释,并完整收录老舍先生亲自撰写的序言与创作经验谈,给予读者质朴、本真、全面的阅读体验,宜品读宜收藏。
离婚老舍著老舍真正满意的小说现当代文学经典长篇小说关于中国式婚姻家庭处世哲学幽默文学的高峰!
书评(媒体评论)
老舍:《离婚》有了技
巧,有了控制。自这部小
说起,我建立了自己的文
字风格。
李长之(现代作家,文
学评论家):《离婚》这
本小说,高出于他(老舍
)先前的一切作品。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
系教授):过去都把《离
婚》当成老舍对北京文化
的一种展示,包括批判。
但是我们今天还可以想得
更深一点,老舍的离婚实
际上写出了一个带有普遍
性的现代人的困境。
勒?克莱齐奥(诺贝尔文
学奖得主、法国作家):
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
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
越国界的。
彼得?汉德克(诺贝尔文
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
:我觉得老舍非常有趣,
而且非常好,就像一个编
年史的作家,就像是一个
史学家那样精确,他在描
写一个个体的编年史。
精彩页
第一

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儿就这么足。
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在他的眼中,凡为姑娘者必有个相当的丈夫,凡为小伙子者必有个合适的夫人。这相当的人物都在哪里呢?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会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眼恰好两相抵销,上等婚姻。近视眼容易忽略了麻子,而麻小姐当然不肯催促丈夫去配眼镜,马上进行双方——假如有必要——交换相片,只许成功,不准失败。
自然张大哥的天平不能就这么简单。年龄,长相,家道,性格,八字,也都须细细测量过的;终身大事岂可马马虎虎!因此,亲友间有不经张大哥为媒而结婚者,他只派张大嫂去道喜,他自己决不去参观婚礼——看着伤心。这决不是出于嫉妒,而是善意的觉得这样的结婚,即使过得去,也不能是上等婚;在张大哥的天平上是没有半点将就凑合的。
离婚,据张大哥看,没有别的原因,完全因为媒人的天平不准。经他介绍而成家的还没有一个闹过离婚的,连提过这个意思的也没有。小两口打架吵嘴什么的是另一回事。一夜夫妻百日恩,不打不爱,抓破了鼻子打青了眼,和离婚还差着一万多里地,远得很呢。
至于自由结婚,哼,和离婚是一件事的两端——根本没上过天平。这类的喜事,连张大嫂也不去致贺,只派人去送一对喜联——虽然写的与挽联不同,也差不很多。
介绍婚姻是创造,消灭离婚是艺术批评。张大哥虽然没这么明说,可是确有这番意思。媒人的天平不准是离婚的主因,所以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必须从新用他的天平估量一回,细细加以分析,然后设法把双方重量不等之处加上些砝码,便能一天云雾散,没事一大堆,家庭免于离散,律师只得干瞪眼——张大哥的朋友中没有挂律师牌子的。只有创造家配批评艺术,只有真正的媒人会消灭离婚。张大哥往往是打倒原来的媒人,进而为要到法厅去的夫妇的调停者;及至言归于好之后,夫妻便否认第一次的介绍人,而以张大哥为地道的大媒,一辈子感谢不尽。这样,他由批评者的地位仍回到创造家的宝座上去。
大叔和大哥最适宜作媒人。张大哥与媒人是同一意义。“张大哥来了,”这一声出去,无论在哪个家庭里,姑娘们便红着脸躲到僻静地方去听自己的心跳。没儿没女的家庭——除了有丧事——见不着他的足迹。他来过一次,而在十天之内没有再来,那一家里必会有一半个枕头被哭湿了的。他的势力是操纵着人们的心灵。就是家中有四五十岁老姑娘的也欢迎他来,即使婚事无望,可是每来一次,总有人把已发灰的生命略加上些玫瑰色儿。

张大哥是个博学的人,自幼便出经入史,似乎也读过《结婚的爱》。他必须读书,好证明自己的意见怎样妥当。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把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办公。这只左眼便是极细密的小筛子。右眼所读所见的一切,都要经过这半闭的左目筛过一番——那被囚禁的半个眼珠是向内看着自己的心的。这样,无论读什么,他自己的意见总是最妥善的;那与他意见不合之处,已随时被左眼给筛下去了。
这个小筛子是天赐的珍宝。张大哥只对天生来的优越有点骄傲,此外他是谦卑和蔼的化身。凡事经小筛子一筛,永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端是使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张大哥最不喜欢摔跟头。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手杖,全是摩登人用过半年多,而顽固佬还要再思索三两个月才敢用的时候的样式与风格。就好比一座社会的骆驼桥,张大哥的服装打扮是叫车马行人一看便放慢些脚步,可又不是完全停住不走。
“听张大哥的,没错!”凡是张家亲友要办喜事的少有不这么说的。彩汽车里另放一座小轿,是张大哥的发明。用彩汽车迎娶,已是公认为可以行得通的事。不过,大姑娘一辈子没坐过花轿,大小是个缺点。况且坐汽车须在门外下车,闲杂人等不干不净的都等着看新人,也不合体统,还不提什么吉祥不吉祥。汽车里另放小轿,没有再好的办法,张大哥的主意。汽车到了门口,拍,四个人搬出一顶轿屉!闲杂人等只有干瞪眼;除非自己去结婚,无从看见新娘子的面目。这顺手就是一种爱的教育,一种暗示。只有一次,在夏天,新娘子是由轿屉倒出来的,因为已经热昏过去。所以现在就是在秋天,彩汽车上顶总备好两个电扇,还是张大哥的发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0:07:54